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鼓励群众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是群众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经过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使某一单位
第三条 技术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各类:  (一)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的
第四条 各有关单位都应充分发动群众,努力改进技术,鼓励和支持群众改进技
第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可参照本条例自行规定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负责监督本条例
第七条 国家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委)负责领导全国有关工业交通方面
第八条 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国科学院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技术改进工作,并应指定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科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负责管理本地区有关单位的技术改进工
第三章 审查和处理
第十二条 群众提出技术改进建议后,接受建议的单位应及时进行审查,作出结
第十三条 建议人和审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时,可提请上级领导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进行实验价值的技术改进建议,由接受建议单位领导
第十五条 技术改进的研究试验费用由接受建议单位支付,属于生产单位的计入
第十六条 重大的和本单位无法处理的技术改进建议,应报请上级领导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技术改进措施必须经过试验和科学鉴定,成功之后才能采用。
第十八条 对于具有推广意义的技术改进,采用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鉴定,写
第四章 奖励
第十九条 无论是集体或个人(包括外国侨民)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采用后都
第二十条 对技术改进的奖励采用荣誉奖和物质奖相结合的方式。每项技术改进
第二十一条 在评奖时,除按年实际增产节约价值计算外,必须同时考虑技术改
第二十二条 技术安全、劳动保护等不能以增产节约价值计算的技术改进,由采
第二十三条 奖励的审批权限:  (一)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直
第二十四条 奖金由采用单位支付,生产单位支付的奖金计入生产成本费,非生
第二十五条 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技术改进,凡是在一个地区或全国范围内推广的
第二十六条 重大的技术改进,可由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或省、自治区、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施行细则,报国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国务院发布之日起施行。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技术改进奖励条例(1963) 失效

技术改进奖励条例
(国务院 1963年11月3日)

  第一条 为了鼓励群众改进技术的积极性,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凡是群众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经过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使某一单位的生产或工作更加多、快、好、省的,都是技术改进。
  第三条 技术改进的内容包括以下各类:
  (一)工业产品、建筑结构的改进,生物品种的改良和发展。
  (二)工艺方法,试验、化验、检验方法,栽培技术,植物保护技术,养殖技术,安全技术,医疗、卫生、劳动保护技术及物资储藏、养护、运输技术等的改进。
  (三)工具、设备、仪器、装置的改进。
  (四)更有效地利用原料、材料、燃料、动力、设备及自然条件的技术措施。
  (五)统计、计算技术及其他技术的改进。
  第四条 各有关单位都应充分发动群众,努力改进技术,鼓励和支持群众改进技术的积极性,采用领导、群众、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办法,有目的、有组织、有领导地进行技术改进。
  第五条 本条例适用于全民所有制单位。集体所有制单位可参照本条例自行规定。
  第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科委)负责监督本条例在全国的执行,并指导全国的技术改进工作。
  第七条 国家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经委)负责领导全国有关工业交通方面的技术改进工作。
  第八条 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国科学院负责管理本部门的技术改进工作,并应指定适当的技术行政单位,办理技术改进的日常业务工作。
  第九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负责监督本条例在本地区的执行,并指导本地区的技术改进工作。
  第十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经济委员会(以下简称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负责领导本地区有关工业交通方面的技术改进工作。
  第十一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负责管理本地区有关单位的技术改进工作,并应指定适当的技术行政单位,办理技术改进的日常业务工作。
  第十二条 群众提出技术改进建议后,接受建议的单位应及时进行审查,作出结论,并通知建议人。
  第十三条 建议人和审查单位之间发生争议时,可提请上级领导机关处理。
  第十四条 经过审查认为有进行实验价值的技术改进建议,由接受建议单位领导批准后,列入本单位的研究试制计划或技术措施计划,给予人力和物力的保证。
  第十五条 技术改进的研究试验费用由接受建议单位支付,属于生产单位的计入生产成本费,非生产单位的在事业费中列报。
  第十六条 重大的和本单位无法处理的技术改进建议,应报请上级领导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 技术改进措施必须经过试验和科学鉴定,成功之后才能采用。
  第十八条 对于具有推广意义的技术改进,采用单位应及时进行总结、鉴定,写出系统的技术资料,按下列规定报有关单位推广应用:
  (一)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报主管部门,抄报国家科委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有关工业交通方面的并抄报国家经委和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
  (二)地方单位,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厅、局,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科委,有关工业交通方面的并抄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经委。在全国有推广意义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厅、局转报国务院主管部门。
  第十九条 无论是集体或个人(包括外国侨民)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采用后都按本条例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条 对技术改进的奖励采用荣誉奖和物质奖相结合的方式。每项技术改进奖励一次。
  奖励共分五等,规定如下:
  

奖励等级

年实际增产节约价值

荣誉奖

资金

一百万元以上

批准单位表扬,并发奖状

五百至一千元

十万元以上

批准单位表扬,并发奖状

二百至五百元

一万元以上

采用单位表扬

一百至二百元

一千元以上

采用单位表扬

一百元以下

不满一千元

采用单位表扬

  年实际增产节约价值,是采用单位扣除生产成本费和实施技术改进开支后,一年中实际创造的价值。
  第二十一条 在评奖时,除按年实际增产节约价值计算外,必须同时考虑技术改进的作用大小和技术复杂程度等情况。
  第二十二条 技术安全、劳动保护等不能以增产节约价值计算的技术改进,由采用单位按其作用大小和技术复杂程度等情况评定奖励等级。
  第二十三条 奖励的审批权限:
  (一)国务院各部门和中国科学院的直属单位,一、二等奖由主管部门批准,三、四、五等奖由采用单位批准。
  (二)地方单位,一等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厅、局转报国务院主管部门批准,二、三等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厅、局批准,四、五等奖由采用单位批准。
  (三)各单位的领导人所提出的技术改进建议,在本单位采用后也应按本条例规定给予奖励,但必须经上级领导机关批准。
  第二十四条 奖金由采用单位支付,生产单位支付的奖金计入生产成本费,非生产单位支付的奖金在事业费中列报。
  第二十五条 集体所有制单位的技术改进,凡是在一个地区或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应分别由所在地区主管部门或国务院主管部门、中国科学院按其作用大小和技术复杂程度等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奖金由给奖部门支付。
  第二十六条 重大的技术改进,可由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各厅、局另行奖励,其奖金数额和荣誉奖的方式,不受本条例第二十条规定的限制。
  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各部门、中国科学院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施行细则,报国家科委备案。
  第二十八条 本条例自国务院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