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国务院决定,从1986年起,连续5年,每年发放10亿元专项贴息
第二条 专项贴息贷款所需信贷资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每年专项安排,由中国农业
第三条 专项贴息贷款是有偿有息资金,不得用于赈灾救济和无偿还能力的经营
第四条 专项贴息贷款,要与国家和地方原有用于贫困地区的各种扶持资金和其
第二章 贷款使用范围
第五条 专项贴息贷款用于经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核定的贫困县。
第六条 专项贴息贷款投放的重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家家户户都能干
第七条 专项贴息贷款主要贷给贫困户或联户自主使用;或由贫困户承贷,带资
第三章 贷款条件
第八条 申请专项贴息贷款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在农业银行开户,并具备下列条
第四章 贷款的分配和发放
第九条 专项贴息贷款,由农业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
第十条 专项贴息贷款由贫困县农业银行根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农村产
第十一条 凡列入计划项目的用款户,都是银行的贷款户,都必须直接到当地农
第十二条 农业银行总行每年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安排的专项贷款的借款额度,提
第十三条 在没有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地方,专项贴息贷款由农业银行委托信用
第五章 贷款期限和利率
第十四条 贷款的期限由农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用途的生产经营周期和借款户综
第十五条 专项贴息贷款的现行利率为月息6.1厘,对借款户收取2.1厘,
第十六条 贷款期1年以内的,实行利随本清;贷款期1年以上的,实行按年结
第六章 贷款责任和考核
第十七条 借款户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确保效益,按期偿还。无故逾期不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强令农业银行离开批准的开发项目发放贷款
第十九条 农业银行要严格执行贷款的审批和发放责任制度,严禁以贷谋私,并
第二十条 专项贴息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在农业银行专门设立的“扶贫贴息贷款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修改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第二十二条 各有关省、自治区分行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实施细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扶持贫困地区专项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农业银行扶持贫因地区专项贴息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1986年11月7日发布)

  第一条 国务院决定,从1986年起,连续5年,每年发放10亿元专项贴息贷款,支持全国重点贫困县开发经济,发展商品生产,解决群众温饱问题。为管好用好此项贷款,提高贷款经济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借款合同条例》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贴息贷款所需信贷资金由中国人民银行每年专项安排,由中国农业银行发放,并进行专项管理,贷款收回要归还人民银行。此项贷款由中央财政补贴大部分利息。
  第三条 专项贴息贷款是有偿有息资金,不得用于赈灾救济和无偿还能力的经营项目,必须按照信贷资金管理办法进行管理。坚持“有贷有还,到期归还”,“谁用谁借谁还”和“群众借款自愿,银行贷款自主”等信贷管理的基本原则和制度,依法签定贷款合同,保护借款合同双方的合法权益,保证贷款的使用效益和安全。
  第四条 专项贴息贷款,要与国家和地方原有用于贫困地区的各种扶持资金和其他贷款结合使用,按经济开发规划统筹安排,集中使用,分期分批地解决贫困地区发展商品生产的资金需要,以增强自身活力,逐步脱贫致富。
  第五条 专项贴息贷款用于经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核定的贫困县。各级行不得因为新增加此项贷款,而减少或抽回这些贫困县原来的信贷规模和信贷资金。
  第六条 专项贴息贷款投放的重点是投资少、见效快、有市场、家家户户都能干、适合发挥本地资源优势,有助于尽快解决温饱的生产项目。贷款必须优先支持发展养畜养禽、水产、采集、农产品加工、小矿产、小运输、建筑建材,劳务输出,增产粮食效果显著的新技术推广和经济林木等;以及直接为开发项目服务的商品生产基础设施。在贷款上,要优先安排生产周转贷款,对加工、服务生产设备贷款要从严掌握。不得搞那些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同当前解决群众温饱相距较远的项目。
  第七条 专项贴息贷款主要贷给贫困户或联户自主使用;或由贫困户承贷,带资直接参加联合体、乡镇企业入股经营;也可以贷给能为农户提供服务的或能为贫困户安排劳力就业的独立核算的各种农工商合作经济组织、乡镇企业和少数小型县办工业;少数具有法人地位,组织生产开发经营服务的经济实体,在自愿互利、有偿还能力前提下,也可以出面承贷承还,使用到户。
  第八条 申请专项贴息贷款的生产经营者,必须在农业银行开户,并具备下列条件:
  (一)生产经营项目符合国家政策法令,产品符合社会需要,预测经济效益可靠,所需配套资金、技术和物资、设备、劳力等落实;
  (二)有偿还贷款能力,遵守信用,接受银行、信用社信贷监督;
  (三)借款户必须是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经济责任制落实,贷款规模和自身经营管理能力相适应;
  (四)农户贷款在500元以下的,在确有能力按期偿还的前提下,可不受自有资金比例的限制;对500元以上的贷款,根据风险大小,要有一定自有资金。乡镇企业贷款和基础设施贷款,自有资金(包括无偿拨款)比例不得低于20%。
  第九条 专项贴息贷款,由农业银行总行根据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核准的贫困县和资金分配的原则,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规定,提出对有关省、自治区的分配方案,经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下达给有关省、自治区分行。省、自治区分行根据省、自治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部门提出的贫困县经济开发规划和资金分配原则,在总行下达的信贷计划内,确定各县贷款控制数,经省、自治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部门同意后,下达给有关贫困县,作为选择项目的依据。
  第十条 专项贴息贷款由贫困县农业银行根据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提出的农村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生产开发项目计划,按照贴息贷款使用范围,以及当地资源、技术、市场等条件,友上级行下达的贷款控制数以内安排发放。用于农户种养业和加工业项目按照行业、品种汇总上报计划,同时可在省下达控制数内先向农户发放贷款;用于乡镇企业和小型县办工业的贷款按照项目汇总立项,报经省、自治区贫困地区负责经济开发的领导部门和上级行审查批准,由省、自治区分行将全部信贷资金分配下达有关县支行后发放贷款。同时抄送县政府,人民银行县支行、县财政,并报两总行、财政部和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第十一条 凡列入计划项目的用款户,都是银行的贷款户,都必须直接到当地农业银行申请贷款。由农业银行在上级批准的贴息贷款额度内和开发项目计划,按照贷款原则、条件和审批权限,自主审查择优发放。如发现项目实施计划不合理或市场发生变化危及贷款安全时,农业银行有权停止发放贷款,并报当地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部门及人民银行备案,待重新选定合适项目办理转项手续后,银行再发放贷款。当年未放出的贷款。允许跨年度使用。
  第十二条 农业银行总行每年根据人民银行总行安排的专项贷款的借款额度,提出农业银行省、自治区分行的分配数,报送人民银行总行。由人民银行总行对分行下达专项贷款的借款额度通知书。人民银行分行按照用款进度,对农业银行进行发放,并对贷款的使用情况,定期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 在没有农业银行基层机构的地方,专项贴息贷款由农业银行委托信用社发放,农业银行付给手续费。
  第十四条 贷款的期限由农业银行根据不同贷款用途的生产经营周期和借款户综合收入分别确定。贷款期限一般为1至3年,最长不超过5年。
  第十五条 专项贴息贷款的现行利率为月息6.1厘,对借款户收取2.1厘,中央财政补贴4厘。
  第十六条 贷款期1年以内的,实行利随本清;贷款期1年以上的,实行按年结息。
  中央财政贴息部分,由有关县农业银行定期汇总,经县财政部门审核后上报省、自治区农业银行分行,并抄省、自治区财政部门。农业银行总行根据各有关省、自治区分行汇总上报的发放数与财政部每半年结算一次。
  第十七条 借款户必须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确保效益,按期偿还。无故逾期不还的,银行按规定加收罚息,并不再增加新贷款;挪用贷款或利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的,银行应追回贷款本息,停止发放新贷款。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任何个人不得强令农业银行离开批准的开发项目发放贷款,阻挠收回贷款。凡违背这一原则,出面干预和强令银行贷款造成贷款损失者,应当对直接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和经济责任。情节严重的,应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 农业银行要严格执行贷款的审批和发放责任制度,严禁以贷谋私,并同当地人民银行、财政部门和政府中负责扶贫领导工作的部门配合,定期检查借款户贷款和自有资金使用情况,并向上级行和当地政府及人民银行作出报告,防止资金挪用浪费,对贷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要及时反映并促进解决。
  第二十条 专项贴息贷款的发放和收回,在农业银行专门设立的“扶贫贴息贷款”会计科目中核算和反映。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解释、修改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和中国农业银行总行。
  第二十二条 各有关省、自治区分行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实施细则,报总行和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备案。
  扶贫贴息贷款分配计划
  1986年
  ───────────────────────────────────────
  地区  贫困县数 农业人口 其中:贫困农 计划分配数
  业人口
  (个) (万人)  (万人)   (万元)
  全国总计 258   8,629.3   4,176.8   50,000
  河 北  10    305.4    142.3   1,700    说  明
  山 西  13    156.1     72.5    900 一、根据经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
  内 蒙   7     98.2     43.3    500   开发领导小组核定的各省区
  辽 宁   3    150.5     66.4    800   贫困县的贫困人口数分配专
  浙 江   3     77.7     42.2    500   项贴息贷款。
  安 徽   8    543.5    240.1   2,850 二、贫困县贫困人口,由国务院
  福 建  14    440.0    175.8   2,200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
  江 西  16    643.3    262.5   3,150   办公室根据贫困县典型调查
  山 东   7    486.3    199.9   2,400   推算:人均收入150元以
  河 南  15    819.5    417.4   5,000   下的县,贫困人口为农业人
  湖 北   9    406.6    162.6   1,900   口的60%;人均收入15
  湖 南   8    260.6    107.5   1,300   0-200元的县为50%
  广 东   3    170.1     68.0    800   :人均收入200元以上的
  广 西  22    595.0    339.1   4,100   县为40%。
  四 川  16   1,040.1    467.5   5,500 三、目前财政、银行已分配扶贫
  贵 州  19    777.2    458.6   5,400   资金,按农业人口平均占有
  云 南  26    631.4    362.5   4,400   计算差异较大,因此,在分
  陕 西  32    598.1    325.0   3,900   配专项贴息贷款时,把占用
  甘 肃   9    245.3    137.7   1,650   扶贫资金多的省区按人口分
  青 海   7     44.3     19.8    250   配贴息贷款的尾数减下来,
  新 疆  11    140.1     66.1    800   加到扶贫资金占用少的省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