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建设卫星通信网的申请和审批
第一条 申请 1.拟建设卫星通信网的单位,应在该网启用日
第二条 审批 1.国家无委办公室对拟建卫星通信网进行下列
第二章 设置使用地球站的申请和审批
第三条 申请 1.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设置使用地
第四条 受理 国家无委办公室或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
第六条 电磁兼容审查和省内协调 1.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
第七条 省间协调 当第五条3款所述拟建地球站协调区域覆盖
第八条 多省协调和国际协调 1.当第五条3款所述拟建地球
第九条 审批 1.适用于第三条1款和2款规定的拟建地球站
第十条 设站手续 申请设置使用地球站的单位应在批复文件发
第十一条 单收地球站 1.设置使用要求电磁环境保护的单收
第十二条 临时设站 1.临时设置使用地球站的使用期限一般
第三章 处罚及其他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国家无委办公室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无
第十四条 军用卫星通信网及地球站的无线电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一、网络的一般特性 1.业务需求: 业务类型及
二、空间电台特性 卫星空间电台名称、轨道位置;
三、地球站特性 1.主站技术参数: 地理位置;
四、传输链路计算 应包含下列计算结果: 所要求的主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 失效

  • 发布部门: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已变更)
  • 发文字号:国无管〔1995〕4号
  • 发布日期:1995.01.16
  • 实施日期:1995.01.16
  • 时效性: 失效
  • 效力级别: 部门规章
  • 法规类别: 无线电
  • 专题:
  • 失效依据:本篇法规已被《建立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管理规定》(发布日期:2002年6月21日 实施日期:2002年10月1日)废止

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地球站的暂行规定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 1995年1月16日 国无管[1995]4号)

                 目录
  第一章 建设卫星通信网的申请和审批
    第一条 申请
    第二条 审批
  第二章 设置使用地球站的申请和审批
    第三条 申请
    第四条 受理
    第五条 站址及协调区域的确定
    第六条 电磁兼容审查和省内协调
    第七条 省间协调
    第八条 多省协调和国际协调
    第九条 审批
    第十条 设站手续
    第十一条 单收地球站
    第十二条 临时设站
  第三章 处罚及其他
  附件一:卫星通信网总体方案应包含的基本资料
  附件二: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附件三:单收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为了加强对建设卫星通信网和设置使用各类空间无线电业务的地球站的管理,避免卫星网路之间、地球站与共用频段地面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申请
  1.拟建设卫星通信网的单位,应在该网启用日期九个月之前,由所属省(部)的业务主管部门向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无委办公室)提出书面申请,并附上本规定附件一所列拟建卫星通信网总体方案。
  2.对已建或已批复的卫星通信网主要特性的变更,应事先书面通知国家无委办公室。如有必要,应重新进行审批。

  
  第二条 审批
  1.国家无委办公室对拟建卫星通信网进行下列审查:
  (1)拟使用的频段等是否符合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是否符合我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频率规划和其他有关的无线电管理规定;
  (2)拟使用的国内卫星网路空间电台是否已经过国内审批,国外卫星网路空间电台是否已完成与我国相关卫星网路空间电台的协调;
  (3)拟建卫星通信网与所属卫星网路的主要特性是否一致。若不一致,是否会对其他卫星网路产生不可接受的干扰。
  2.国家无委办公室应在收到书面申请及资料后的三个月内完成审查。如审查合格,国家无委办公室向提出申请的省(部)的业务主管部门发出同意建设卫星通信网的批复文件,并抄送给网内各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无委办公室)。如审查不合格,亦应将其意见通知申请单位。
  网内各地球站或其他拟单独设置使用的地球站,需按第二章规定另行报批。

  第三条 申请
  1.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设置使用地球站、其他单位在京设置使用地球站,应在土建动工日期六个月前(对不需要土建的地球站,应在启用日期六个月前),向国家无委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并附有本规定附件二《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所列资料。
  申请设置使用的地球站包含在某个卫星通信网内时,需注明所属卫星通信网的名称和批复文号。
  该申请及其资料应同时抄送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
  2.设置使用与国外通信的地球站,应向国家无委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及其资料,并附有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批件。
  该申请及其资料应同时抄送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
  3.中央国家机关及其在京直属单位以外的其他单位,在北京之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置使用地球站,应向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提交书面申请及其资料,并同时抄报国家无委办公室。
  4.对已建或已批复的地球站主要特性的变更,应事先书面通知原先审批的无委办公室。如有必要,应重新进行审批。

  
  第四条 受理
  国家无委办公室或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收到设置使用地球站的申请及其资料后,首先需审查其所属卫星通信网是否已经过审批;申报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如审查合格,应予以受理。如审查不合格,应在收到日期后的四十五天内将其意见通知申请单位。
  第五条 站址及协调区域的确定
  1.地球站站址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地球站电磁环境保护要求》(GB13615-92)的有关规定。
  2.大、中型发射地球站不应在城市市区内设置,亦不应在高层建筑物顶端设置。在城市市区内设置使用的地球站,其天线直径一般不超过4.5米、实际发射功率一般不超过20瓦。
  3.设置使用与地面无线电业务共用频段的地球站,应与地球站周围(以天线为中心)半径100公里区域内的同频段地面电台进行协调。申请者应提交本规定附件二所列地球站发射频段《干扰分析报告》和接收频段《电磁环境测试报告》。
  在该区域之外设置的同频段地面电台,由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负责确定是否需要与其协调。
  4.在沿海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相邻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设置使用与地面无线电业务共用频段的大、中型地球站,应按国际《无线电规则》附录28提供地球站的协调区。

  
  第六条 电磁兼容审查和省内协调
  1.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应对已提交的地球站《电磁环境测试报告》和《干扰分析报告》进行审查,分析拟建地球站与周围已建或已受理于未来三年内启用的同频段地面电台之间的相互干扰情况,进行必要的计算和测试。如计算或测试结果表明拟建地球站与上述地面电台之间将产生相互干扰,则应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协调。
  2.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应向可能产生或受到干扰的地面电台的主管部门发协调函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被寻求协调的主管部门应在该协调函发出日期后四十五天内给予书面答复。逾期不复,按同意协调处理。
  被寻求协调的主管部门如表示不同意,应说明其理由,并提供干扰计算结果和方法、受影响地面电台的有关技术特性和解决干扰问题的建议。
  3.国家无委办公室受理第三条1款和2款所述申请和资料后,应发函给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征求意见。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上述征求意见函发出日期后四十五天内给予书面答复。逾期不复,按同意建站处理。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如表示不同意,应说明其理由,并提供有关资料。
  4.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应在受理后的三个月内完成电磁兼容审查和省内协调。

  
  第七条 省间协调
  当第五条3款所述拟建地球站协调区域覆盖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时,受理申请的无委办公室应在进行电磁兼容审查的同时,向所涉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发协调函并提供有关技术资料。
  被寻求协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该协调函发出日期后四十五天内给予书面答复。逾期不复,按同意协调处理。
  被寻求协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如表示不同意,应说明其理由,并提供干扰计算结果和方法、受影响地面电台的有关技术特性和解决干扰问题的建议。

  
  第八条 多省协调和国际协调
  1.当第五条3款所述拟建地球站协调区域覆盖两个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时,由国家无委办公室负责省间协调。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进行电磁兼容审查的同时,立即将该情况函告国家无委办公室并附上有关技术资料。
  2.当第五条4款所述拟建地球站协调区覆盖其他国家或地区时,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进行电磁兼容审查的同时,立即将此情况函告国家无委办公室并附上有关技术资料。
  国家无委办公室将按国际《无线电规则》有关条款,与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协调。

  
  第九条 审批
  1.适用于第三条1款和2款规定的拟建地球站,由国家无委办公室负责审批。
  2.适用于第三条3款规定、且不涉及第八条规定的拟建地球站,国家无委办公室委托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负责审批。
  3.国家无委办公室或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完成电磁兼容审查、省内协调和省间协调后的三十天内发文批复。国家无委办公室的批复主送提交申请的主管部门,抄送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协调所涉的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的批复主送申请单位,抄报国家无委办公室,抄送协调所涉单位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
  4.适用于第八条规定的拟建地球站,由国家无委办公室负责终审。
  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在第六条4款限定的时间内,向国家无委办公室报送电磁兼容审查和省内协调结果,并表明对拟建地球站的意见。
  国家无委办公室将在收到上述意见并完成所需的多省协调或国际协调后,发文批复,主送原受理申请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抄送申请单位和协调所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

  
  第十条 设站手续
  申请设置使用地球站的单位应在批复文件发出日期后的三十天内到受理申请的国家无委办公室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办理设台手续,在领取所批地球站的电台执照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 单收地球站
  1.设置使用要求电磁环境保护的单收地球站,应按本章前述各条的有关规定申请批准。
  对在城市市区内设置使用的单收地球站,一般不提供电磁环境保护。
  2.设置使用接收外国卫星传送信息(电视节目除外)的单收地球站,应参照第三条,在启用日期三十天之前,到国家无委办公室或单收地球站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注册登记、领取电台执照。
  设置使用单位办理上述注册登记手续时,应提交其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批件和本规定附件三《单收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所列资料。

  
  第十二条 临时设站
  1.临时设置使用地球站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2.临时设置使用地球站,应参照本章前述各条的有关规定,在启用日期三十天之前,提交申请及其资料,进行必要的审查和协调,并办理临时设站手续。

  第十三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单位,国家无委办公室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无委办公室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九章的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处罚。

  
  第十四条 军用卫星通信网及地球站的无线电管理办法,另行制定。

  
  第十五条 本规定由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一:     卫星通信网总体方案应包含的基本资料
  
  一、网络的一般特性
  1.业务需求:
  业务类型及业务量;传输容量。
  2.组网方式:
  网络结构;网络规模、近期(一年内)和远期(三年内)的规划、启用日期;服务范围(国际或国内)、业务性质(公众或专用)。
  3.技术体制:
  信源编码方式、复用方式、纠错方式;调制制度;多址联接方式、分配制度;网络控制方式。

  
  二、空间电台特性
  卫星空间电台名称、轨道位置;
  拟使用的上、下行频段;
  相关的发信、收信天线波束名称;
  相关的转发器带宽;
  饱和等效全向辐射功率(EIRPs)、饱和通量密度(SFD)、接收系统品质因素(G/T);
  输入补偿(BOi)、输出补偿(BOo)。

  
  三、地球站特性
  1.主站技术参数:
  地理位置;
  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天线输入端);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旁瓣特性;
  接收系统品质因素(G/T)。
  2.远端站典型技术参数:
  近期建站的数量及地理位置;
  功放饱和输出功率、所要求的实际发射功率(天线输入端);
  天线类型及口径、发射及接收天线增益、旁瓣特性;
  接收系统品质因素(G/T)。
  注:远端站功率及天线特性应包括各种不同的组合。
  四、传输链路计算
  应包含下列计算结果:
  所要求的主站及远端站实际发射功率、上行EIRP;
  所占用的转发器总的EIRP及带宽。
  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1>
  国无频表6                      E
                            |------------------------------------------------------
|①台站类别                                                |
|-----------------------------------------------------|
|  申请表编号 |         |A1aa台站名称|                |新设|修改|撤消|
|--------|---------|--------|----------------|--|--|--|
|  台站类别  |         |  台站地址  |                |  |  |  |
|--------|------------------|-------------------------|
|A1C地理坐标 |东经(E)|  °   ′  ″   |北纬(N)|    °     ′     ″  |
|--------------|------------------|-------------------|
|A5a相关的空间电台名称  |                  |  B5e 仰角  |   | 度  |
|--------------|------------------|----------|--------|
|A5b标称轨道经度     |               | 度 |B5d水平仰角图图号|        |
|--------------|--------------------------------------|
|B5h1地面海拔高度    |   |   |  B5t工作方位角范围 |    至      | 度  |
|--------------|---| 米 |-------------|----------------|
|B5h2天线距地面高度   |   |   |     启用日期    |   年  月  日      |
|--------------|--------------------------------------|
|②其它资料         |                                      |
|-----------------------------------------------------|
|   电磁环境测试报告号    |                   | 干扰分析报告号 |       |
|----------------|------------------------------------|
|                |                                    |
|   备      注     |                                    |
|                |                                    |
-------------------------------------------------------
  填表说明
  1.本表用于除机载、船载地球站之外的各类地球站。凡新设地球站或撤消已设站或修改已设站数据时均应填写此表,并在“新设”或“撤消”或“修改”栏的相应空格内填写“√”号。
  2.本表共三页,第一页为地球站总特性,第二页为发射特性,第三页为接收特性。
  3.“台站类别”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选择填写。
  4.表中所填仰角值、工作方位角值、高度值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5.“仰角”栏系指自水平面起算天线最大辐射方向至相关空间电台设计的最小工作仰角。
  6.“标称轨道经度”栏系指对地静止卫星轨道位置的标称经度,并在经度值前填写(E)表示东经或填写(W)表示西经。
  7.“水平仰角图图号”栏系指表明地球站周围每个方位的水平仰角图的图号。
  8.“工作方位角范围”栏系指自真北起算(顺时针)天线最大辐射方向的角度的设计范围。
  9.“天线距地面高度”栏系指天线馈电点至地面的高度。
  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2>
  国无频表6                    E
  |_|_|_|

----------------------------------------------
|①发射特性                                       |
|--------------------------------------------|
|相关的卫星接收波束标志|                                |
|-----------|--------------------------------|
|           |    接收中心频率    | M/G |  |标称带宽|   |
|           |--------------|-----|--|----|   |
|           |              |     |  |    |   |
| 相关的卫星转发器特性 |--------------|     |  |----|   |
|           |              |     |Hz|    |MHz|
|           |--------------|     |  |----|   |
|           |              |     |  |    |   |
----------------------------------------------


---------------------------------------------------------
|D4设备型号|                     |   生产厂家  |                |
|------|---------------------|---------|----------------|
|      |      |   |  |       |B6b1总峰包功率|B6b2最大功率密度   |调制|
|A/M/C |B2发射频率|M/G|  |B4a发射标识|---------|-------------|特性|
|      |      |   |  |       | ± | dBw | ± | dB(w/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Hz|-------|---|-----|---|---------|--|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指配频带            | KHz |                          |
---------------------------------------------------------
  
  ------------------------------------------------
  |②发射天线特性                                       |
  |----------------------------------------------|
  |   |天线类型|        |B5a天线增益|        |dBi|B5g极化方式|
  |   |----|--------|-------|--------|---|-------|
  |B5i| B5i|无线型号    |       | B5b波束宽度 |   |     度 |
  |   |----|--------|-------|--------------------|
  |   |天线直径|    | 米 | 生 产 厂 家|                    |
  |-------------------------|--------------------|
  |B5C1天线方向性图|              |                    |
  ------------------------------------------------
  

------------------------------------------------
|③其它特性                                         |
|----------------------------------------------|
| Dla发射协调区域图号  |                               |
|--------------|-------------------------------|
|              |                               |
|              |-------------------------------|
|      已完成协调/协议|                               |
|A6/A7         |-------------------------------|
|      所涉及的单位名称|                               |
|              |-------------------------------|
|              |                    | 有续表否 |   |
------------------------------------------------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制
  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3>
  国无频表6                   E
  |_|_|_|

-----------------------------------------------
|①                                            |
|---------------------------------------------|
| 相关的卫星发射波束标志 |                               |
|-------------|-------------------------------|
|             |   发射中心频率   |M/G|  |标 称 带 宽|   |
|             |------------|---|--|-------|   |
|             |            |   |  |       |   |
| 相关的卫星转发器特性  |------------|   |  |-------|   |
|             |            |   |Hz|       |MHz|
|             |------------|   |  |-------|   |
|             |            |   |  |       |   |
-----------------------------------------------


-----------------------------------------------
|D4b设备型号|       |生产厂家          |              |
|-------|-------|--------------|--------------|
|       |       |           |  |              |
| A/M/D |C2 接收频率|      M/G   |  | C4a空间电台的发射标识 |
|       |       |           |  |              |
|-------|-------|-----------|  |--------------|
|       |       |           |Hz |              |
|-------|-------|-----------|  |--------------|
|       |       |           |  |              |
|-------|-------|-----------|  |--------------|
|       |       |           |  |              |
|-------|-------------------|-----------------|
|指配频带   |             | KHz |  C8a接收系统噪声温度 | |K|
-----------------------------------------------


-----------------------------------------------
|②发射天线特性                                      |
|---------------------------------------------|
|     | 天线类型 |   | C5a天线增益 |    | dBi |C5g极化方式|
|     |------|---|---------|----|-----|-------|
| C5i | 天线型号 |   | C5b波束宽度 |    |  度  |       |
|     |------|---|---------|------------------|
|     | 天线直径 | |米| 生 产 厂 家 |                  |
|-----|------|-------------|------------------|
| C5C1|天线方向性图|             |                  |
-----------------------------------------------


-----------------------------------------------
|③其它特性                                        |
|---------------------------------------------|
| Dlb接收协调区域图号  |                              |
|--------------|------------------------------|
|              |                              |
|              |------------------------------|
|      已完成协调/协议|                              |
|A6/A7         |------------------------------|
|      所涉及的单位名称|                              |
|              |------------------------------|
|              |                   | 有续表否 |   |
-----------------------------------------------
  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制
  填表说明
  1.“相关的卫星接收波束标志”、“调制特性”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选择填写。
  2.“M/G”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M  表示    1000MHz<f<10000MHz
  G  表示            f>10GHz
  3.“A/M/D”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以注明对指配频率的新增或修改或删除。
  A 新增 M 修改 D 删除
  4.“发射标识”、“指配频带”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
  5.本表填写的功率值、功率密度值、天线直径值、增益值、波束宽度值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6.“总峰包功率”栏系指供给天线馈线的总峰包功率值。
  7.“最大功率密度”栏系指供给天线输入端每赫兹的最大功率密度值。工作频率低于15GHz的各载波应在最坏的4KHz频带内平均,工作频率高于15GHz的各载波应在最坏的1MHz频带内平均。
  8.“天线类型”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用代码选择填写。
  9.“天线增益”栏系指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各向同性增益(Gi)。
  10.“波束宽度”栏系指天线方向性图主波束的半功率点间的角度。
  11.“极化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性 V 垂直线性 CR 右旋圆极化 CL 左旋圆极化
  12.“天线方向性图”栏按以下两种情况选择填写:
  (1)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供参考的天线方向性图的代号。
  (2)填写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图号或给出计算公式的附件号。
  13.当发射频率数多于10时需再填一张此种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有续表否”栏填写续表数量。
  单收地球站技术资料申报表
  填表日期:

------------------------------------------
|    | 使 用 单 位  |                        |
|    |----------|------------------------|
|  1 | 通 信 地 址  |                        |
|    |----------|------------------------|
|    | 电 话 号 码  |                        |
|----|----------|------------------------|
|  2 | 设 置 位 置  |                        |
|----|----------|------------------------|
|  3 | 卫星空间站名称  |                        |
|----|----------|------------------------|
|  4 | 轨 道 位 置  |                        |
|----|----------|------------------------|
|  5 | 接收业务内容   |                        |
|----|----------|------------------------|
|  6 | 接 收 频 率  |                        |
|----|----------|------------------------|
|  7 | 占 用 带 宽  |                        |
|----|----------|------------------------|
|  8 | 接收设备型号   |                        |
|----|----------|------------------------|
|    |   | 型号类型 |                        |
|    | 接 |------|------------------------|
|    |   | 口  径 |                        |
|    | 收 |------|------------------------|
|    |   | 增  益 |                        |
|    | 天 |------|------------------------|
|  9 |   | 主瓣宽度 |                        |
|    | 线 |------|------------------------|
|    |   | 方 位 角 |                        |
|    | 特 |------|------------------------|
|    |   | 仰  角 |                        |
|    | 性 |------|------------------------|
|    |   | 架设高度 |                        |
|----|----------|------------------------|
| 10 | 启 用 时 间  |                        |
|----|----------|------------------------|
|    |          |                        |
| 11 | 备     注  |                        |
|    |          |                        |
------------------------------------------
  填表说明
  1.“相关的卫星发射波束标志”栏系指所要接收的卫星发射波束标志,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选择填写。
  2.“M/G”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M  表示    1000MHz<f<10000MHz
  G  表示            f>10GHz
  3.“A/M/D”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以注明对指配频率的新增或修改或删除。
  A 新增 M 修改 D 删除
  4.“指配频带”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
  5.“接收系统噪声温度”栏系指在晴朗天空条件下和实际工作仰角的情况下折算到地球站接收天线输出端的整个接收系统的最低噪声温度。
  6.“天线类型”栏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用代码选择填写。
  7.本表填写的天线直径值、增益值、波束宽度值均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8.“天线增益”栏系指天线在最大辐射方向上的各向同性增益(Gi)。
  9.“波束宽度”栏系指天线方向性图主波束的半功率点间的角度。
  10.“极化方式”栏按以下代码选择填写:
  H 水平线性 V 垂直线性 CR 右旋圆极化 CL 左旋圆极化
  11.“天线方向性图”栏按以下两种情况选择填写:
  (1)按《设置无线电台(站)申请使用指南》填写供参考的天线方向性图的代号。
  (2)填写实测天线方向性图图号或给出计算公式的附件号。
  12.当接收频率数多于10时需再填一张此种表附后,其编号与该表编号相同,并在该表“有续表否”栏填写续表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