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设施正常运行和事故期间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失效

核设施正常运行和事故期间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与评价规范
(卫监发(1991)第53号 1992年3月15日 卫生部)

  1.总则
  1.1 为保障核设施周围公众的健康与安全,根据《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监督管理职能的协调意见》〔国机编(88)20号〕的分工及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GB4792-84),制订本规范。
  1.2 本规范主要通过监测关键核素经关键途径对关键居民组所致的剂量,从而评价核设施运行与事故期间对周围公众可能造成的现有和潜在的核辐射照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
  1.3 本规范主要适用于核电站,其它核设施根据其特点可参照执行。
  1.4 本规范将随国内外有关研究实践的进展而定期修改,以便采纳较合理的模式和参数。
  1.5 核设施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下简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本规范原则组织制订具体的监测计划与实施方案,并由省、地(市)、县级放射卫生防护部门负责执行。
  2.监测内容与方法
  为估算和评价核设施运行对周围公众可能造成的现有的和潜在的辐射照射及其对健康的影响,必须对公众的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进行监测和调查,其内容包括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与人群健康调查两个部分。
  2.1 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与调查内容
  公众受照剂量监测一般分选址期、运行前、运行期、核事故期间和退役后五个阶段。
  2.1.1 选址期
  为便于选择理想的核设施场址,尽量避免或减少正常排放与核事故释放对周围公众的辐射影响,选址期必须搜集或调查下列内容:
  2.1.1.1 搜集或调查周围
  3
0km内主要食品、饮水、土壤中总α、
  226   90   137
  总β、U、Th、   Ra及  Sr、   Cs等核素的比活度。
  2.1.1.2 调查5km内有无放射性厂矿及奶牛、奶羊等集中养殖场和放牧场。
  2.1.1.3 搜集或调查5、10、20、30、50、和80km内的人口分布情况。
  2.1.1.4 调查30km内影响排出放射性核素行为的天然特征(如气候、地形、土壤、地质、水文、水文地理和植物等)与人工特征(如蓄水池、水渠、港口、交通等)。
  2.1.2 运行前
  为估算与评价公众受照剂量、判断公众生活环境中放射性污染程度与趋势提供比较背景值,以及为获得有关关键核素、关键途径和关键人群组的资料,必须在核设施运行前一年完成本项调查,其内容如下:
  2.1.2.1 进一步调查10km内人口的年龄、职业、室内外活动时间、居住条件和30km内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
  2.1.2.2 进一步调查2.1.1.4条内容及模式估算所需的参数。
  2.1.2.3 调查医疗及其他应急能力等情况。
  2.1.2.4 根据核设施周围的具体情况,抽样监测20km内表1中除饮用水和土壤外的内容。
  2.1.3 运行期
  为评价公众受照剂量,一般监测关键人群组的受照剂量即可,其监测内容应根据核设施性质及当地居民饮食习惯等因素综合而定,并应能满足受照剂量估算的需要,一般应监测表1所列内容。
  表1 核设施运行期间为评价公众受照剂量所需的监测内容

---------------------------------------
途径|  监测对象 |    分析测量项目    |  取样频度 |分析测量
  |       |              |       |频度
--|-------|--------------|-------|-----
  |       |   90   137   |       |     
  |主食(稻米  |总β、  Sr、   Cs或|收获期    |收获期  
  | 或小麦等) |γ核素           |       |     
  |       |   90   131   |       |     
  |叶菜(选1~3|总β、  Sr、   I、 |收获期    |收获期  
  |       |137           |       |     
  | 种)、水果 |   Cs或γ核素     |       |     
  |       |   90   137   |       |     
  |鱼类(淡   |总β、  Sr、   Cs或|每年2~4次 |每年2~4
 食| 水鱼)   |γ核素           |       |次    
  |       |   90   137   |       |     
  |肉类     |总β、  Sr、   Cs或|每年1~2次 |每年1~2
  |       |γ核素           |       |次    
  |       |   90   131   |       |     
  |牛奶(包括  |总β、  Sr、   I、 |每年2~4次 |每年2~4
  |       |137           |       |次    
  | 乳制品)  |   Cs或γ核素     |       |     
  |       |   90   131   |       |     
  |饮水(包括  |总β、  Sr、   I、 |每天1次   |每年4~6
  |       |3  137        |       |次    
  | 饮料)   | H、   Cs、或γ核素 |       |     
  |       |   90   131   |       |     
 入|海藻     |总β、  Sr、   I、 |收获期    |收获期  
  |       |137           |       |     
  |       |   Cs或γ核素     |       |     
  |       |   90   137   |       |     
  |海鱼     |总β、  Sr、   Cs或|收获期    |收获期  
  |       |γ核素           |       |     
  |       |   90   137   |       |     
  |海洋贝类   |总β、  Sr、   Cs或|收获期    |收获期  
  |       |γ核素           |       |     
--|-------|--------------|-------|-----
  |气溶胶    |总α、总β         |每天1次~连续|每天1次 
  |       |131           |       |     
 吸|       |   I          |每天1次~连续|每周1次 
  |       |137           |       |     
 入|       |   Cs或γ核素     |每天1次~连续|每月1次 
  |       |3             |       |     
  |       | H            |每月1次   |每月1次 
--|-------|--------------|-------|-----
  |空气γ    |              |       |     
 外|辐射距室内  |累积剂量          |连续放置   |每季收集测
  |       |              |       |量1次
 照|地1~ 室外 |累积剂量          |连续放置   |每季收集测
  |       |              |       |量1次
 射|1.5米   |空气吸收剂量率       |每天1次~连续|每天1次或
  |       |              |       |连续记录
--|-------|--------------|-------|-----
 沉|       |   90   131   |       |     
 降|       |总β、  Sr、   I、 |连续放置   |每季1次 
 物|       |137           |       |     
  |       |   Cs或γ核素     |       |     
--|-------|--------------|-------|-----
  |       |   90   131   |       |     
  |       |总β、  Sr、   I、 |       |     
土壤|地面沉积物  |137           |每年1-2次 |每年1-2
  |       |   Cs或γ核素     |       |次    
---------------------------------------
  运行初期,监测对象数,分析测量项目,取样频度及分析测量频度应适当增加,在取得足够的运行经验和监测数据,经评价证明核设施运行对公众造成的辐射是在规定限值以下,且很小时,可酌情减少。
  2.1.4 核事故期间
  核事故时的应急监测必须灵活,快速和高效,以便对公众的受照剂量能迅速作出估计,其监测一般分早期、中期和晚期三个阶段,监测重点为关键居民组。
  2.1.4.1 早期
  早期指开始发现有可能使厂区外的公众受照射时起直到放射性物质事故释放开始后的最初几小时,其主要危险来自烟羽及其沉积到地面、皮肤、衣服上的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外照射和吸入所致的内照射。因此,主要监测近地面烟羽及距地表面1米处的空气吸收剂量率,烟羽及其地面沉积物中的
  131  134   137
  I、   Cs、  Cs或其他γ核素以及关键人群组的个人剂量。
  2.1.4.2 中期
  中期可以持续几天到几周,对公众的主要危险来自地面沉积物和释放时间较长的烟羽所致的外照射,以及食入污染食品和水,或者吸入再悬浮物所致的内照射。
  为此,监测内容除同早期外,还应增加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牛奶、饮水
  89   90 131
  (含饮料)和空气中的总α、总β、  Sr、  Sr、      I、
  134   137                   3
  Cs、   Cs或其它重要核素以及饮用水和空气中的 H。
  2.1.4.3 晚期
  根据核事故释放量和特性,可以在中期之后持续几周乃至相当长的时间,重点监测被污染的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牛奶等食品和水(含饮料)所致的内照射,以及被环境污染所致的外照射。其监测内容与核设施正常运行期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监测对象和取样频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减。有条件时开展远后期效应研究。
  2.1.5 退役后
  核设施退役后的监测内容主要与逸出有关的项目,取样与分析测量频度可酌情减少。
  2.2 人群健康调查
  为监测、评价核设施周围公众的安全与健康,应当在核设施运行前、运行期适当时间及核事故后进行人群健康调查。
  2.2.1 选址期
  收集或调查周围30~50km内选址期前公众健康状况。
  2.2.1.1 恶性肿瘤(特别是白血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2.1.2 主要传染病(肝炎、疟疾、乙型脑炎、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的发病率及流行情况。
  2.2.1.3 地方病(地甲病、克汀氏病等)的发病率及流行情况。
  2.2.2 运行前
  调查周围30~50km内,运行前3~5年公众的健康状况。
  2.2.2.1 进一步完善2.2.1条内容。
  2.2.2.2 常见遗传病和先天性畸型的发病率。
  2.2.2.3 妇女生育率和不育率,出生性比。
  2.2.2.4 抽样调查儿童生长发育指标(头围、胸围、身高、体重等)。
  2.2.2.5 抽样调查关键居民组的白细胞、红细胞及血淋巴细胞等外周血象。
  2.2.2.6 5km、10km、20km和50km内人口及年龄分布、出生率、死亡率及平均寿命等。
  2.2.3 运行期
  每隔3~5年,调查一次2.2.2条内容,并与运行前的结果进行比较。
  2.2.4 核事故期间
  2.2.4.1 全面调查2.2.2条内容,频度视实际情况而定。
  2.2.4.2 开展远后期效应研究。
  2.3 取样布点原则
  2.3.1 取样布点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关键人群组布点。
  2.3.2 关键人群组一般应在主导下风向45°扇型区域的5km内,通过运行前的调查或核设施营运单位提供的有关参数而定。
  2.3.3 核事故期间应根据当地的气象、地形、人口密度及烟羽运行方向等因素综合确定关键人群组,也可以在核设施的不同方位内分别选定若干个关键居民组,以供应急时选用。
  2.4 对照点的确定原则
  2.4.1 一般应选在主导上风向的居住区。
  2.4.2 地理、地质、气象及居民饮食习惯等因素与核设施所在地大致相同。
  2.4.3 应确保为非核污染区。
  2.4.4 应注意水(海)产品的对照点。
  2.5 取样与监测方法的选择原则
  2.5.1 取样基本原则
  a.除模式估算方法外,一般剂量估算所需样品应是关键人群组所在地生长或采集的。
  b.样品应具有代表性,对泥土和生物样品可在同一监测或调查点内设多个采样点,分别采样,等量混合,取样量应留有充分余地。
  c.应详细记录取样事项及严防各环节附加的放射性污染。
  d.如测定值确为异常增高,则应立即补充取样。
  2.5.2 取样要点
  2.5.2.1 食品
  a.食品样品可仿照当地居民的习惯,取其可食部分。
  b.对易腐食品样品应采取冷冻等防腐措施。
  2.5.2.2 水体
  a.根据核素的物理半衰期,饮水样品可选用每天取样,多天等量混合的方法,当水源较多时也可选用分别取样,等量混合的方法,或二者相结合的方法,但混合水样量须满足取样要求。
       3   
  b.为防止 H与空气、有机容器间的原子交换,以及容器壁对有关核素的吸附、水份蒸发等,应根据核素的理化性质及取样方法分别采取有效措施。
  2.5.2.3 空气
  a.核设施排放的放射性气体流出物主要为气载放射性微粒和放射性气体。因此,一般选用抽滤、吸附和冷凝等富集方法。
  b.为提高工作效率,根据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可选择分次取样,多次混合,合并计量的采样方法,但其中的总α、总β的测量应延迟到氡原子体衰变完后再进行。
  c.在掌握当地背景值变化规律的前提下,为使样品具有代表性,应随机采样。
  2.5.2.4 土壤
  a.采样点除应尽量选在关键人群组所在地区外,还应考虑尽量选在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少的草地、草坪等处。
  b.在面积为10平方米的正方形四角及中心,各设一个取样点,每点取长×宽×高=10×10×5平方厘米的表层土,混合均匀后对半分割,直到所需量为止。
  c.应剔除石块、杂草等明显的非土壤物质。
  2.5.2.5 沉降物
  a.根据当地气象条件确定干、湿收集方法。
  b.采样器的放置地点应高于半径50m范围内的人工建筑和自然环境。
  c.应避开烟囱之类的气载性污染源及马路、操场等易扬尘设施。
  2.5.2.6 事故情况下,根据应急计划和快速分析要求,以及样品放射水平高等特点,对取样要求和方法应与上述条款有所差别。
  2.5.3 监测方法要点
  2.5.3.1 空气吸收剂量率测定
  a.选用高压电离室或γ辐射仪监测时,其探测下限应小于
  -8    -1
  10  Gy.h  ;对40Kev~2Mev的γ射线,能量响应的不确定度应小于±15%,事故情况下应备有相应的较高量程的设备。
  b.选用TLD监测时,其线性范围、能量响应(30Kev~3Mev的γ射线)、相对灵敏度、探测下限、储存信息的稳定性、光照效应、工作环境等性能,应能满足低水平测量与核事故关键群组个人剂量监测的需要。
  c.高压电离室应连续测读10个平行值;γ辐射仪在10平方米(或室内)的四角及中心分别测读5个平行值;TLD在同一点内放置4~6个平行元件,室外应选择半径不小于10m的平坦旷地。
  2.5.3.2 样品的分析测量
  a.为防止核素在样品预处理时的损失,应视其物理、化学性质,确定其灰化温度及添加合适的化学试剂。
  b.对牛奶、饮水等液体样品可选用离子交换、共沉淀等方法,在取样现场进行预处理。
  c.在采样量和仪器的探测下限能得到满足的前提下,应选用γ能谱仪方法,并尽量能给出多种核素的测定值。
  d.对不适用于γ能谱仪法测量的核素,可选用放化分析方法。
  e.核事故期间选用快速监测方法。
  f.无论选用何种测量仪器与监测方法,核素的检出下限应尽量满足运行前背景均值X的1/10的要求,即:检出下限≤1/10X背景值。
  2.5.4 人群健康调查要点
  人群健康调查资料主要通过回顾性调查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得。
  2.5.4.1 向有关部门收集所需资料。
  2.5.4.2 现场调查与取样监测。
  2.5.4.3 外周血象与儿童生长发育情况为分层取样法,余为总体调查。分层取样样本数应符合统计学要求。
  2.5.4.4 为确保资料的系统性和可靠性,对那些变动较大的基础资料,应进行追踪调查。
  2.5.5 数据处理要点
  2.5.5.1 对获得的放射性监测与人群健康调查资料应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
  2.5.5.2 一般选用“X(均值)+3S(标准差)”值作为判断标准并结合气象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测定值是否异常,并进一步确定是否存在附加污染及其来源。
  2.5.5.3 在运行初期的“X+3S”值未确定前,可暂参照运行前的背景值,并尽快建立运行期的“X+3S”值。
  2.6 质量控制
  2.6.1 公众受照剂量监测方法的质量控制贯穿于采样、样品预处理、分析、测量及计算等全过程之中。
  2.6.1.1 布点采样必须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2.6.1.2 标准源或标准样品必须由计量部门提供,或经其认可,或具有国际塑源性。
  2.6.1.3 应利用标准样品导出实验室工作标准样品,这种样品的均匀性与稳定性等性能必须满足相对控制样品的要求。
  2.6.1.4 监测实验室应定期进行空白样品和标准样品的分析测量。
  2.6.1.5 与各监测实验室间应定期进行交叉样品和分割样品的分析测量,在传送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其均匀性和可比性。
  2.6.1.6 分析人员应通过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操作。
  2.6.1.7 仪器刻度必须按《计量法》规定进行,此外,还应建立仪器本底控制图。
  2.6.1.8 坚持样品复检制度,复检率不得低于10%。
  2.6.2 人群健康调查资料实行抽样复查,其复查率不得小于10%。
  3.评价内容与方法
  评价核设施运行对周围公众中个体和群体所造成的现有和潜在危害,常规期是为了及时发现问题,以保护公众免受不必要的照射,核事故期间是为了迅速确定保护公众的安全措施,以限制和减轻释放的放射性物质对公众可能造成的有害影响。评价内容包括剂量(个人剂量与集体剂量),放射性水平,以及污染程度与趋势三部分。在剂量与效应发生率成正比的基本假设前提下,重点估算并评价周围公众所受的个人剂量与集体剂量。
  3.1 评价内容
  3.1.1 公众受照剂量
  3.1.1.1 为评价核设施对公众中个体的组织或器官所造成的肯定效应危险,需估算并评价其所受的剂量当量。
  3.1.1.2 为评价核设施对公众中个体全身所造成的随机效应危险,需估算并评价其所受的有效剂量当量。
  3.1.1.3 为评价集体剂量与受照群体的随机效应,以及为放射防护最优化提供科学依据,需估算并评价公众所受的集体剂量当量与集体有效剂量当量,还可结合足够量的人群健康调查结果进行辐射危害评价。
  3.1.1.4 核事故时,还应评价各年龄组的公众所受的剂量。
  3.1.2 放射性水平
  食品、水、空气、土壤中放射性水平参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定量评价。
  3.1.3 污染程度与趋势
  以核设施运行前及对照点的背景值为比较基准,进行污染程度与趋势评价。
  3.2 个人剂量估算方法
  3.2.1 常规期外照射
  3.2.1.1 宇宙射线电离成分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HI (Z)(μSV)随海拨高度Z(Km)而变化,公式为:
  HI (Z)=HI (O)〔0.205exp(
  
  -1
.649Z)+0.795exp(+0.4528Z)〕
  对于中子成分,当Z<2Km时,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HN (Z)(μSv)为:
  HN (Z)=HN (O)exp(1.04Z)
  当Z>2Km时:
  HN (Z)=HN (O)〔1.98exp(0.698Z)〕
  对海平面,年有效剂量当量HI (O)近似240μSv,HN (O)约20μSv。
  3.2.1.2 用实测的空气吸收剂量率估算天然γ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HE (r)(μSv)为:
  HE (r)=Cr ·(q1 ·Dr2+q2 ·Dr2)
  3.2.2 常规期内照射
  3.2.2.1 摄入放射性核素对组织或器官(T)所致的年待积
            -1
  剂量当量
  H50,T(Sv·a  )为:
  H50,T=I·h50,T
  3.2.2.2 摄入放射性核素对全身所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当量
        -1 H50,T(Sv·a  )为:   
  H50,E=I·∑T WT ·h50,T
  3.2.3 核事故期间
  核事故期间,为了能够把实测值与国家规定的对公众防护的干预水平和导出干预水平进行比较评价,可基于单一核素经主要的单一照射途径这一基本假设而快速估算对公众所致的剂量。
  3.2.3.1 早期
  a.在对核事故的发展作某些假设后,实测的烟羽γ外照射剂量率可以直接与导出干预水平比较。
  b.烟羽中放射性核素的β辐射对皮肤所致的外照射剂量当量H(Sv)为:
  H=CI ·Dβ·SFβ
  c.吸入烟羽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内照射剂量当量H(SV)为:
  H=CI ·B·Dinh
  d.烟羽沉积在衣服或皮肤上后,其放射性核素β辐射对皮肤所致的剂量当量H(SV)为:
  H=CI ·VSK·DSK·SFβ
  e.烟羽向地面沉积后,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γ外照射对全身所致的短时间(一周内)
  积分剂量当量H(SV)为:
  τ
  H=CL ·∫o Dr (t)dt·SFr
  f.应用在污染地表面上方实测的γ剂量当量率估算外照射对全身所致的短时间(一周内)积分剂量当量H(SV)为:
  -λRt    -1
  H=D·(1-e    )·λ  ·SFr
  239   90
  g.吸入再悬浮物中   Pu、  Sr等α、β辐射核素所致的短时间
积分剂量当量H(SV)为:               
  τ     -λRt
  H=B·CL ·Dinh ·∫o K(t)e    dt
  3.2.3.2 中期
  a.地面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γ外照射对全身所致的年积分剂量当量H(Sv)为:
  la
  H=CL ·∫o  Dγ(t)dt·SFr
  b.应用在污染地表面上方实测的γ剂量当量率估算外照射对全身所致的年积分剂量H(Sv)为:
  H=D·θ·SFr
  c.吸入再悬浮物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年积分剂量H(Sv)为:
  la     -λRt
  H=B·CL ·Dinh ·∫o  K(t)e    dt
  3.2.3.3 食入食品和水时
  a.食入未经任何加工的食品g时,其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年剂量当量H(Sv)为:
  H=Ag ·Ig ·Ding ·Gg
  b.食入已经清洗、除去外叶等加工的食品g时,其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年剂量当量H(Sv)为:
  H=Ag ·Ig ·Ding ·Gg /f
  c.饮水中放射性核素所致的年剂量当量H(Sv)为:
  T -λRt
  H=Aw ·Iw ·Ding ∫o e    dt
  -λRT
  即   H=Aw ·Iw ·Ding 1-e    /λR
  d.为尽快评价食入牛奶、肉等动物性食品是否安全,应用牧草放射性核素的比活度来间接地估算食入动物性食品对公众所致的剂量H(Sv)为:
  H=Ag ·Ig ·Ding ·Gg
  3.2.4 核设施运行所附加的总剂量
  扣除背景值后,这一年内核设施对周围公众个体组织或器官所附加的剂量当量为外照射剂量当量与摄入各核素所致的待积剂量当量之和;对全身所致的有效剂量当量为外照射有效剂量当量与摄入各核素所致的待积有效剂量当量之和。
  3.3 集体剂量估算方法
  3.3.1 集体剂量当量S(P·Sv):
  S=∑i Hi ·N(Hi )
  3.3.2 集体有效剂量当量SE (P·Sv):
  SE =∑i HEi·(HEi)
  3.4 其它估算方法
  3.4.1 当环境数据不足,或测定值低于方法检出限,剂量估算困难时,可通过核设施的流出物排放量参数、气象参数,以及其它有关参数建立剂量预报模式和集体剂量预报模式,从而进行剂量估算和评价。
  3.4.2 核设施事故时公众受照剂量的监测,必要时还可通过全身、肺、鼻咽部或上呼吸道、胃肠道和甲状腺等的活体测量值或通过对24小时粪样、尿样的测量值推算出摄入量,然后估算内剂量。
  3.5 参数选择
  3.5.1 主要食品日消费量以近期食谱调查资料为依据;或以国家主管部门的统计资料为依据,水的人均日摄入量为2.2L;人均空气日吸入量为28.8立方米;无实测值时,气溶胶的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一般取1μm。
  3.5.2 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I为:
  _
  I=365·∑i Ci ·Di
  3.5.3 在我国参考人参数未制订前,暂参照ICRP23号出版物中有关参数。该参数代表成年男子,在估算不同年龄组的公众受照剂量时,应考虑器官大小和代谢方面的差异。
  4.监测程序
  4.1 常规期
  制订监测计划→制订实施方案→质量控制→取样准备及仪器校准→现场取样、测量、放置累积剂量元件(计),调查等→分析测量→数据处理→资料复核→测定值的初步评价→异常结果处理→总结上报→上级专门机构复审→资料建档→样品建档。
  4.2 核事故期间
  按照制订的应急监测计划和方案,结合当时的具体特点执行:早期监测程序→中期监测程序→晚期监测程序→资料复核→总结上报→上级专门机构复审→资料建档→样品建档。
  4.2.1 早期监测程序
  根据场内应急委员会提供的和一切可能获得的核事故信息,尽可能快地配合早期剂量预报,执行有关监测计划和内容→近地面烟羽中放射性核素和地面沉积物放射性核素监测;空气和地表的剂量率监测,回收并放置环境与个人剂量监测元件→对监测结果和有关资料评价→提出保护公众防护措施、依据→初步评价结果、快速上报。
  4.2.2 中期监测程序
  剂量率、近地面空气或烟羽中放射性核素、地面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食品和饮水(特别是地面饮水)中放射性核素监测和累积剂量元件(计)回收测量并重新放置→初步评价→对公众采取措施的建立→及时上报。
  4.2.3 晚期监测程序
  详细的剂量测定,食品、水、空气等样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精确测量,追踪放射性核素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评价公众受照剂量→提出保护公众的安全措施→开展远后期效应研究→及时上报。
  5.评价程序
  收集与剂量估算有关的参数→全面审核监测资料→估算个体和集体剂量→剂量、放射性水平及污染程度和趋势的初步评价→复核→超过干预水平下限值的处理→专门评价机构审核与评价(必要时提出对公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最终评价→建档。
  6.制度
  6.1 监测制度
  6.1.1 监测计划与实施方案由所在地的省级卫生部门制订,报国家卫生部门审核与地方场外应急委员会备案。
  6.1.2 监测计划的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省、市(地)、县(区)级卫生部门分工负责,国家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并进行必要的监测和技术支援。
  6.1.3 监测计划可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但须经上级卫生部门批准。
  6.1.4 从采样、分析、测量、结果计算、数据处理等都必须严格执行相应规定,每一程序均应由实验者或当事人记录签字,主管技术人员复核签字。
  6.1.5 如测量值确为异常升高,则应立即补充采样,必要时应重复分析测量。
  6.1.6 核设施事故期间的监测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并同时接受地方场外应急委员会的指导。
  6.1.7 对异常升高或认为有意义的样品应建立样品档案,保存期视核设施寿命及核素的物理半衰期而定,其它技术资料应按有关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归档。
  6.1.8 对人群健康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应及时进行复核与补充调查。
  6.2 评价制度
  6.2.1 剂量估算前必须对有关资料进行全面复核。
  6.2.2 剂量估算应由中级职称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并对剂量、放射性水平及污染程度和趋势进行初步评价。
  6.2.3 核设施所在地的省级卫生部门应成立专门评价机构,常规期公众受照剂量评价每隔3~5年进行一次;人群健康调查阶段性评价按需进行;核事故时及时评价;必要时提出对公众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6.2.4 一般情况下,6.2.3条即可作为最终评价,遇特殊情况时,由国家卫生部门组织最终评价。
  6.2.5 全部技术资料应按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归档。
  6.3 报告制度
  6.3.1 当样品中放射性水平超过导出干预水平下限值时应立即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与放射卫生防护部门。
  6.3.2 认为必要时可逐级与越级同时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放射卫生防护部门。
  6.3.3 一般情况下当年的监测结果与评价报告应于下年第一季度前逐级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放射卫生防护部门与地方场外应急委员会。
  6.3.4 核设施事故应急期间的监测结果与评价报告应及时上报各有关部门。
  6.3.5 核设施所在地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必须负责建立并完善各级医疗卫生组织与人群健康调查内容有关的疾病报告制度。
 附录A         术语的定义和解释   A1 剂量:本规范中“剂量”泛指剂量当量、待积剂量当量、有效剂量当量、有效待积剂量当量与吸收剂量,具体计算后可定。   A2 关键核素:指在某一给定实践所涉及的对人体照射的各种核素中,具有最重要意义的核素。   A3 关键途径:一般包括关键转移和关键照射途径。关键转移途径指在某一给定实践排入环境的放射性核素转移到人体的各种途径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关键照射途径指在某一给定实践所涉及到的对人体的各种照射途径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途径。   A4 关键人群组:在某一给定实践涉及的各受照人群组中,预限其受照水平最高的人群组,他们受到的照射可用以量度该实践所产生的个人剂量上限。   A5 核设施:   核动力厂(核电厂、核热电厂、核供汽供热厂等)。   核反应堆(研究堆、实验堆、临界装置等)。   核燃料生产、加工、贮存及后处理设施。   放射性废物处理和处置设施。   其它需要严格监督管理的核设施。   A6 营运单位:持有国家核安全部门执照(许可证),负责经营和运行核设施的单位。   A7 常规期:本规范中“常规期”指除核事故期间外的选址期、运行前、运行期和退役后四个期间。 附录B     核事故时剂量估算的基本假设和参数   B1 重要核素   在核燃料循环与某些核设施事故释放中,对放射卫生防护具有显著意义的重要核素见表1,有关核素的物理半衰期和衰变常数见表2。        表1 对核设施事故可能具有潜在重要性的放射性核素

----------------------------------
    对反应堆事故有          对乏燃料后处理厂事
    重要意义的核素          故有重要意义的核素
----------------------------------
     Kr-85m            Sr-89
     Kr-87             Sr-90
     Kr-88             I-131
     Sr-89             Ru-103
     Sr-90             Ru-106
     Zr-95             Cs-134
     Ru-103            Cs-137
     Ru-106            Ce-144
     Te-132            pu-238
     I-131             pu-239
     I-132             pu-240
     I-133             pu-241
     I-135             Am-241
     Xe-133            Cm-242
     Xe-135            Cm-244
     Cs-134
     Cs-137
     Ba-140
     La-140
     Ce-144
     Np-239
----------------------------------
         表2 有关核素的放射性半衰期和衰变常数

------------------------------------
                     衰  变  常  数
核   素   半 衰 期  ---------------------
                   -1        -1
        (TU2)     (S  )     (a  )
------------------------------------
                      -9         -2
Kr-85  10.7 a  2.05×10    6.47×10
                      -5         3
Kr-85m 4.48 h  4.30×10    1.36×10
                      -4         3
Kr-87  1.27 h  1.52×10    4.78×10
                      -5         3
Kr-88  2.84 h  6.78×10    2.14×10
                      -7         0
Sr-89  50.5 d  1.59×10    5.01×10
                      -10        -2
Sr-90  29.1 a  7.54×10    2.38×10
                      -7         0
Zr-95  64   d  1.25×10    3.96×10
                      -7         0
Nb-95  35.2 d  2.28×10    7.20×10
                      -7         9
Ru-103 39.3 d  2.04×10    6.45×10
                      -8         -1
Ru-106 368  d  2.18×10    6.88×10
                      -6         1
Te-132 3.26 d  2.46×10    7.77×10
                      -7         1
I-131  8.04 d  9.98×10    3.15×10
                      -5         3
I-132  2.3  h  8.37×10    2.64×10
                      -6         2
I-133  20.8 h  9.26×10    2.92×10
                      -5         3
I-135  6.61 h  2.91×10    9.19×10
                      -6         1
Xe-133 5.25 d  1.53×10    4.83×10
                      -5         2
Xe-135 9.09 h  2.12×10    6.68×10
                      -8         -1
Cs-134 2.06 a  1.07×10    3.36×10
                      -10        -3
Cs-137 30.0 a  7.32×10    2.31×10
                      -7         1
Ba-140 12.7 d  6.30×10    1.99×10
                      -6         3
La-140 1.68 d  4.78×10    1.51×10
                      -8         -1
Ce-144 285  d  2.82×10    8.91×10
                      -6         2
Np-239 2.36 d  3.40×10    1.08×10
                      -10        -3
Pu-238 87.7 a  2.50×10    7.90×10
                      -13        -5
Pu-239 24100a  9.13×10    2.88×10
                      -12        -4
Pu-240 6540 a  3.36×10    1.06×10
                      -9         -2
Pu-241 14.4 a  1.53×10    4.81×10
                      -11        -3
Am-241 432  a  5.08×10    1.60×10
                      -8         0
Cm-242 163  d  4.93×10    1.56×10
                      -9         -2
Cm-244 18.1 a  1.21×10    3.38×10
------------------------------------
     表3 吸入途径单位摄入量相当的待积剂量当量(Dinh )

---------------------------------------
                                -1 a-c
         a    待积有效(或甲状腺)剂量当量(Sv.Bq  )
核   素 肺类别   ---------------------------
            幼儿(1岁)     少儿(10岁)     成  人
---------------------------------------
               -8         -9        -9
Sr-89  D 1.2×10     3.9×10    1.6×10
               -7         -8        -3
Sr-90  D 2.1×10     8.1×10    5.7×10
               -8         -8        -9
Zr-95  D 2.9×10     1.1×10    5.1×10
               -8         -9        -9
Ru-103 Y 1.3×10     4.6×10    2.1×10
               -7         -7        -7
Ru-106 Y 7.8×10     2.6×10    1.2×10
      b        -7         -7        -8
Te-132 D(4.8×10  ) (1.3×10  )(4.2×10  )
     b         -6         -7        -7
I-131  D(2.3×10  ) (7.4×10  )(2.7×10  )
     b         -8         -9        -9
I-132  D(1.6×10  ) (4.2×10  )(1.6×10  )
     b         -7         -7        -8
I-133  D(4.6×10  ) (1.2×10  )(4.4×10  )
     b         -8         -8        -9
I-135  D(7.8×10  ) (2.1×10  )(7.6×10  )
               -8         -8        -6
Cs-134 D 1.1×10     1.1×10    1.1×10
               -9         -9        -9
Cs-137 D 9.1×10     8.0×10    7.7×10
               -9         -9        -10
Ba-140 D 5.9×10     2.1×10    9.6×10
               -7         -7        -3
Ce-144 Y 6.1×10     2.0×10    9.5×10
               -9         -9        -10
Np-239 W 4.0×10     1.4×10    6.0×10
               -4         -5        -5
Pu-238 Y 1.9×10     9.8×10    7.5×10
               -4         -4        -5
Pu-239 Y 1.9×10     1.0×10    8.0×10
               -4         -4        -5
Pu-240 Y 1.9×10     1.0×10    8.0×10
               -6         -6        -6
Pu-241 Y 1.9×10     1.4×10    1.3×10
               -4         -4        -4
Am-241 W 2.4×10     1.3×10    1.2×10
               -5         -6        -6
Cm-242 W 2.8×10     9.4×10    4.5×10
               -4         -5        -5
Cm-244 W 1.8×10     8.3×10    6.5×10
---------------------------------------
  a.为描述吸入的放射性物质从肺中的廓清,根据物质的肺区的滞留把物质分     成D、W和Y类,除了碘同位素处于元素态外,假设核素都处于氧化物状     态。对于其它实际关心的化学形态,剂量将不同,但差别一般很小。   b.除碘、碲同位素给出待积甲状腺剂量当量外,表中给出的值都是待积有效     剂量当量。   c.摄入剂量是按活度中值空气动力学直径(AMAD)为1μm的气溶胶粒     子估算的。         表4 食入单位活度的核素所致的剂量(Ding )

------------------------------------
        a                 -1 a-b
     肠转移   待积有效(或甲状腺)剂量y当量( Sv. Bq  )
核 素        -------------------------
     份 额   幼儿(1岁)    少儿(10岁)     成 人
------------------------------------
        -1      -8       -9        -9
Sr-89   3×10   1.5×10    5.2×10     2.2×10
        -1      -7       -8        -8
Sr-90   3×10   1.2×10    4.6×10     3.3×10
        -3      -9       -9        -10
Zr-95   2×10   5.0×10    1.9×10     9.2×10
        -2      -9       -9        -10
Ru-103  5×10   4.3×10    1.6×10     7.4×10
        -2      -8       -8        -9
Ru-106  5×10   4.0×10    1.3×10     5.8×10
                -6      -6        -7
I-131   1     (3.7×10  )  (1.2×10  )   (4.4×10  )
                -7       -7        -8
I-132   1     (8.6×10  )  (2.3×10  )   (8.3×10  )
               -8       -8        -8
Cs-134  1     1.7×10    1.7×10     1.7×10
               -8       -8        -8
Cs-137  1     1.3×10    1.2×10     1.2×10
        -4      -8       -8        -9
Ce-144  3×10   3.7×10    1.3×10     5.4×10
        -5      -8       -8        -8
Pu-238  1×10   4.9×10    2.0×10     1.3×10
        -5      -8       -8        -8
Pu-239  1×10   4.7×10    2.1×10     1.4×10
        -5      -8       -8        -8
Pu-240  1×10   4.7×10    2.1×10     1.4×10
        -5      -10      -10       -10
Pu-241  1×10   3.9×10    2.4×10     2.1×10
        -3      -6       -6        -7
Am-241  1×10   1.9×10    1.1×10     9.8×10
        -3      -7       -8        -8
Cm-242  1×10   1.8×10    6.3×10     3.0×10
        -3      -6       -7        -7
Cm-244  1×10   1.4×10    6.6×10     5.4×10
------------------------------------
  a.除碘同位素(元素状态)外,假设核素都处于氧化物状态。对于其它化学     形态,剂量将有所不同,特别对于钚的同位素,因为对于易溶的或生物学     结合态的钚同位素,剂量可能要高达100倍。   b.除碘的两个同位素外(给出的是待积甲状腺剂量当量),表中给出的值是     待积有效剂量当量。   B2 核事故时可能用到的剂量学参数   1.内剂量估算参数   由吸入和食入途径摄入单位活度核素所致的剂量(Dinh 和Ding )分别见表3和表4。表中给出了对应于幼儿(1岁)、儿童(10岁)和成人的剂量,除碘、碲同位素给出的是甲状腺的待积剂量当量外其余是待积有效剂量当量;吸入分类和肠转移份额适用于各核素的氧化物状态,在应用时应注意其它化学状态在吸入分类和肠转移份额中可能存在的差异。   2.沉积物γ外照射剂量   某些具有潜在重要意义的核素的地表面单位沉积水平产生的γ外照射剂量率和不同时间的积分量见表5。这些参数适用于在室外长时间停留人员的剂量估算,在室内的剂量估算应考虑建筑物的屏蔽作用与居留因子。为此必须选择适当的修正因子。按时间平均的有效屏蔽因子SFr主要取决于建筑物的屏蔽和在室内的居留时间:   SFr=1+X(S-1)   式中S为屏蔽因子,即建筑物内、外的剂量率之比;X为居民在建筑物内的居留因子,其它影响SFr值的因素还有建筑物的大小、建材性质、式样、窗面积及受照者在其内的位置、生活习惯等。屏蔽因子S变化范围很大,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给定环境屏蔽因子,作为例子,表6给出了联合国原子能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82年提供的屏蔽因子与我国秦山核电厂周围初步调查后分析得出的屏蔽因子。   3.气载放射性核素对皮肤的β外照射剂量当量(Dβ)   本照射途径主要指在体内无显著吸收或滞留,在皮肤上无显著沉积的惰性气体核素。某些重要的惰性气体核素在空气中的单位时间积分浓度β外照射对皮肤所致的剂量当量(Dβ)见表7。其中未考虑衣服的屏蔽作用及人处于坐、卧、躺等姿势所获得的有效屏蔽份额。而屏蔽程序往往与个人生活习惯、气候及白天的时间等因素有关。因此,必须根据给定环境的具体情况而确定其有效屏蔽因子SFβ。一般其典型值可取0.5,保守值取1。   4.沉积在皮肤或衣服上的放射性核素对皮肤所致的β外照射剂量当量   气载放射性核素对皮肤所致的β剂量,取决于放射性物质从大气向或衣服的沉积速度及其后的滞留时间,但现在尚缺少其数据。如假设颗粒状物质和活性气体(如碘)向皮肤的沉积速度(Vsk)分别为3    -3   -1   -2   -1 ×10  m·S  与10  m·S  ,并同时又假设这些沉积物在经清洗而被全部清洗之前,在皮肤上滞留12小时,据此估算的皮肤或衣服上单位沉积水平所相应的皮肤β外照射积分剂量当量和空气中单位时间积分浓度所相应的皮肤β外照射剂量当量见表8。         表5 若干选定核素单位沉积量的γ外照射剂量

-------------------------------------------
   沉积时     7天内的积分剂量   1年内的积分剂量  50年内的积分剂量
         ----------- --------- ------------
核素 剂量率A     B     C    D     E   F     G
     -1  -3     -2     -1    -2    -1    -2    -1
   (Sv.S /Bq.m) (Sv/Bq.m) (Sv/Sv.S) (Sv/Bq.m) (Sv/Sv.S) (Sv/Bq.m) (Sv/Sv.S)
-------------------------------------------
        -16     -10     5     -9     7     -9     7
Zr-95 6.0×10   3.7×10   6.2×10  9.1×10   1.5×10  9.4×10   1.6×10
        -16     -10     5     -9     6     -9     8
Nb-95 6.2×10   3.5×10   5.6×10  2.7×10   4.3×10  2.7×10   4.3×10
        -16     -10     5     -9     6     -9     6
Ru-103 4.1×10   2.3×10   5.7×10  2.0×10   4.8×10  2.0×10   4.8×10
        -16     -10     5     -9     7     -9     7
Ru-106 1.7×10   1.0×10   6.0×10  3.7×10   2.2×10  6.8×10   3.9×10
        -16     -10     6     -10     8     -10     5
Te-132 2.4×10   6.4×10   2.7×10  8.4×10   3.5×10  8.4×10   3.5×10
        -16     -10     5     -10     6     -10     8
I-131  3.6×10   1.6×10   4.5×10  3.6×10   1.0×10  3.6×10  1.0×10
        -15     -11     4     -11     4     -11     4
I-132  1.8×10   2.2×10   1.2×10  2.2×10   1.2×10  2.2×10  1.2×10
        -16     -11     5     -11     5     -11     5
I-133  5.1×10   5.8×10   1.1×10  6.0×10   1.2×10  6.0×10  1.2×10
        -15     -11     4     -11     4     -11     4
I-135  1.1×10   5.0×10   4.4×10  5.0×10   4.4×10  5.0×10  4.4×10
        -15     -10     5     -8     7     -8     7
Ce-134 1.3×10   7.7×10   6.0×10  3.2×10   2.5×10  9.1×10   7.1×10
        -16     -10     5     -8     7     -7     8
Ce-137 4.7×10   2.8×10   6.0×10  1.4×10   2.9×10  1.5×10   3.3×10
        -18     -10     6     -9     7     -9     7
Ba-140 1.6×10   6.7×10   4.1×10  2.9×10   1.8×10  2.9×10   1.8×10
        -17     -11     8     -10     7     -9     7
Ce-144 2.2×10   2.7×10   1.2×10  8.9×10   4.0×10  1.4×10   6.3×10
        -18     -11     5     -11     5     -11     5
Np-239 1.9×10   5.0×10   2.6×10  5.7×10   2.9×10  5.7×10   2.9×10
        -19     -14     5     -12     7     -11     8
Pu-238 1.6×10   9.9×10   6.0×10  4.6×10   2.8×10  2.4×10   1.5×10
        -19     -14     5     -12     7     -11     8
Pu-239 1.1×10   6.4×10   6.1×10  3.1×10   2.9×10  2.8×10   2.7×10
        -19     -14     5     -12     7     -11     8
Pu-240 1.6×10   9.8×10   6.0×10  4.6×10   2.8×10  2.6×10   1.6×10
        -21     -15     6     -19     8     -11     10
Pu-241 2.1×10   2.1×10   1.0×10  5.9×10   2.9×10  7.6×10   3.7×10
        -17     -11     5     -10     7     -9     8
Am-241 1.9×10   1.1×10   6.0×10  5.5×10   2.9×10  5.8×10   3.1×10
        -19     -13     5     -12     7     -12     7
Cm-242 1.9×10   1.2×10   6.0×10  2.9×10   1.5×10  3.5×10   1.8×10
        -19     -13     5     -12     7     -11     8
Cm-241 3.1×10   1.8×10   6.0×10  8.6×10   2.8×10  5.6×10   1.8×10
-------------------------------------------
  注:表中数值未考虑在建筑物内的逗留和建筑物提供的屏蔽。表中C、E、G的积分剂量用开阔地面上方1米处的初始剂量率(Sv/s)表示。              表6 γ辐射的屏蔽因子

------------------------------------
        UNSCEAR          中国秦山核电厂周围
------------------------------------
建筑物      0.05-0.30 平房(砖房)  0.15-0.20
小型多层建筑物            二层砖房    0.10-0.15
  地下室    0.01
  第一、二层  0.05      多层楼房    0.05-0.10
大型多层建筑物            大型多层楼房  0.01-0.05
  地下室    0.005
  地面上各层  0.01
------------------------------------
     表7 核素在空气中的每单位时间积分浓度对皮肤的β剂量

------------------------------------
                 空气中的每单位时间积分浓度
    核  素                       -3
              对皮肤的β剂量(Sv/Bq·S·m  )
------------------------------------
                           -15
    Kr-85            3.4×10
                           -15
    Kr-85m           3.9×10
                           -14
    Kr-87            6.7×10
                           -14
    Kr-88            1.2×10
                           -16
    Xe-133           8.3×10
                           -15
    Xe-135           5.3×10
------------------------------------
    表8 从大气中沉积于皮肤或衣服上的放射性物质对皮肤的β剂量

------------------------------------
           皮肤上每单位核素沉      空气中单位核素积分
 核  素      积量对皮肤的β剂量      浓度对皮肤的β剂量
                  -2             -3
          (Sv/Bq.m  )    (Sv/Bq.m  )
------------------------------------
                 -9             -11
 Sr-89     4.6×10         1.4×10
                 -9             -11
 Sr-90     4.6×10         1.4×10
                 -9             -11
 Zr-95     3.6×10         1.1×10
                 -9             -12
 Nb-95     1.0×10         3.0×10
                 -9             -12
 Ru-103    3.0×10         9.0×10
                 -9             -11
 Ru-106    4.8×10         1.4×10
                 -9             -11
 Te-132    5.0×10         1.5×10
                 -9             -11
 I-131     4.1×10         4.1×10
                 -9             -11
 I-132     1.2×10         1.2×10
                 -9             -11
 I-133     3.8×10         3.8×10

                 -9             -11
 I-135     2.5×10         2.5×10
                 -9             -12
 Cs-134    3.0×10         9.0×10
                 -9             -11
 Cs-137    6.1×10         1.8×10
                 -9             -11
 Ba-140    4.7×10         1.4×10
                 -9             -11
 La-140    4.2×10         1.3×10
                 -9             -11
 Ce-144    7.2×10         2.2×10
                 -9             -12
 Np-239    3.2×10         9.6×10
                 -15            -18
 Pu-241    2.2×10         6.6×10
------------------------------------
  注:表中所列剂量值是指皮肤表层所受剂量,而且是指沉积后12小时的积分值。   B3 放射性核素沉积后的再悬浮与时间有关的再悬浮因子K(t)定义为:                        -3           再悬浮的空气浓度(Bq·m  )   K(t)=-------------------                      -2           地面沉积水平(Bq·m  )   K(t)值可由实验方法确定,它的大小受环境条件的影响,特别受风速和地表面交通、表面特征、是否犁过等扰动的局地影响。因此,预测长时间内的再悬浮因子及其随时间变化的函数据有很大的不确定度。剂量估算时应根据给定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再悬浮因子。                    -1   在温和气候条件下,K(t)因子(m  )可以近似表示为:          -6 -at   -9 -bt   K(t)=10  e   =10  e                   -2 -1       -5 -1   式中t为间隔时间(d);a=10  d  ;b=2×10  d  ;其函数的变化曲线见图1。(略)   B4 摄入量(Ig与Iw)   表9给出了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23号出版物所提供的呼吸率(B),一般认为这些数据是偏保守的。   食品的摄入量在不同国家,甚至在同一国家内某些不同的地区和情况下都有相当大的差别。因此,必须根据给定环境的实际情况确定其摄入量。表10与表11分别给出了我国秦山核电厂周围调查所得的居民食品和水的年摄入量(并非有代表性)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57号安全丛书提供的有关文献值。         表9 假设的受照个体的呼吸率(B)

------------------------------
                 呼  吸  率
   受照年龄   --------------------
               -1      3  -1
           (L·d  )   (m ·D  )
------------------------------
                 3         -5
   1  岁    3.8×10    4.4×10
                 4         -4
   10 岁    1.5×10    1.7×10
                 4         -4
   成  人    2.3×10    2.7×10
------------------------------
            表10 居民组的食品摄入量

---------------------------------
                            -1
             年  摄  入  量(Kg·a  )
  食  品  -------------------------
         幼   儿    少   儿   成   人
---------------------------------
  粮  食    95.4    147.8   231.4
  肉  类    16.3     24.9    11.7
  蔬  菜    64.9     86.0   145.0
  水  果    16.8      4.5     3.3
  饮  水   400.0    500.0   730.0
---------------------------------
  注:表中对婴幼儿的数据系指0-6岁幼儿的平均年摄入量,而少儿数据是指7-17岁少儿的平均年摄入量。                            a          表11 假设的关键居民组的食品摄入率

-----------------------------------
                             -1
              年  摄  入  量(Kg·a  )
  食  品    -------------------------
           幼儿(1岁)  少儿(10岁)  成   人
-----------------------------------
 牛  奶        260     300     250
 牛奶制品         16      30      40
         b
 裸露的水果和蔬菜     50     100     130
        c
 其它水果和蔬菜      50     100     130
 肉  类         40     150     200
 谷  物         50     150     150
 水和饮料        260     350     600
-----------------------------------
  a.当把饮食摄入量作为整体考虑时,则应考虑受照个体对有各类食品都是关     键消除假设的正确性(例如,一个牛奶关键消费者,可能不是肉类关键消     费者,因此,对所有食品类的简单相加也许是不合适的)。   b.指其表面可能受到大气沉积物直接污染的水果和蔬菜,例如绿色蔬菜。   c.指那些未直接受到污染的水果和蔬菜(如食用前剥皮的水果和根茎类作物)。   B5 放射性核素在食物链中的转移   变量Gg定义为食品g中核素积分浓度与某一特定时刻tp (例如初始或出现峰值浓度的时刻)的浓度Cg(tp )之比:       la   Gg=∫0  Cg(t)dt/cg(tp )                               -1   式中Cg(t)为t时刻食品中的放射性核素浓度(Bq·Kg  )。   Gg还可用其它各种不同的食物链模式来估算。通常所作的谨慎假设是某一给定食品和水的个体年摄入量为单次摄入,当然也可采用其它的假设来反应事故后可能发生的实际情况或更精确地反应地区的饮食习惯。即使对同一食品,Gg也可因其生产和消费方式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表12 “新鲜”食品每单位峰值浓度的相应时间积分浓度Gg

---------------------------------------------------
                        b                      b
                Gg(相应于食品)              Gg(相应于新鲜牧草)
                -1  -1   -1  -1            -1  -1    -1
   a         〔Bq.a.L (Kg鲜)/Bq.L (Kg鲜)〕        〔Bq.a.L (Kg鲜)/Bq.Kg牧草〕
 核素 ---------------------------  ------------------
        c,d    c,d      e      e    d            f       f
    牛  奶  奶制品   裸露水果  其它水果  肉类等  水和饮料  牛  奶   肉  类
                 和蔬菜   和蔬菜
---------------------------------------------------
        -2     -2     -2     -1     -2     -1     -3      -4
Sr-89  6.2×10   6.2×10   4.3×10   2.0×10   8.4×10  2.0×10  1.4×10    2.8×10
        -1     -1     -2     -1     -1     -1     -3      -4
Sr-90  1.2×10   1.2×10   6.1×10   9.9×10   1.6×10  9.9×10  3.0×10    6.3×10
        -2     -2     -2     -1     -2     -1     -5      -4
Zr-95  3.8×10   3.8×10   4.3×10   2.5×10   7.6×10  2.5×10  5.5×10    5.2×10
        -2     -2     -2     -1     -1     -1     -6      -4
Ru-103 3.7×10   3.7×10   3.8×10   1.6×10   2.0×10  1.6×10  1.0×10    2.2×10
        -2     -2     -2     -1     -1     -1     -6      -4
Ru-106 4.7×10   4.7×10   4.9×10   7.2×10   5.8×10  7.2×10  1.4×10    9.7×10
        -2     -2     -2     -2     -2     -2     -3      -5
I-131  2.6×10   2.6×10   2.1×10   3.2×10   2.8×10  3.2×10  7.8×10    2.5×10
        -3     -3     -3     -3     -3     -3     -4      -4
I-133  6.8×10   6.8×10   3.3×10   3.4×10   7.4×10  3.4×10  6.2×10    1.7×10
        -2     -2     -2     -1     -1     -1     -2      -2
Cs-134 7.5×10   7.5×10   6.2×10   8.5×10   2.0×10  8.5×10  1.5×10    5.3×10
        -2     -2     -2     -1     -1     -1     -2      -2
Cs-137 7.8×10   7.8×10   6.4×10   9.9×10   2.1×10  9.9×10  1.6×10    5.6×10
        -2     -2     -2     -1     -1     -1     -5      -5
Ce-144 4.2×10   4.2×10   4.9×10   6.6×10   6.7×10  6.6×10  4.1×10    8.6×10
   9    -1     -1     -2     0      -1     0     -8      -8
Pu-239 5.9×10   5.9×10   5.1×10   1.0×10   5.9×10  1.0×10  2.5×10    1.4×10
        -1     -1     -2     0      -1     0     -6      -4
Am-241 5.6×10   5.6×10   5.1×10   1.0×10   5.7×10  1.0×10  2.4×10    1.3×10
        -1     -1     -2     -1     -1     -1     -6      -5
Cm-242 3.2×10   3.2×10   4.7×10   8.6×10   3.2×10  8.6×10  1.3×10    7.1×10
        -1     -1     -2     -1     -1     -1     -8      -4
Cm-244 5.6×10   5.6×10   5.1×10   9.8×10   5.6×10  9.8×10  2.4×10    1.3×10
---------------------------------------------------
  a.除了碘同位素外,假设核素以氧化物状态从大气向地面和植物表面沉积。对于多数核素和食品,每单位峰值浓度的时间积分浓度对于释放核素的化学状态是灵敏的。当采用牧草中的峰值浓度表示Gg量值时(表12中右边两列数值),锕系元素同位素(特别是钚)的Gg值将对所假设的化学状态表现灵敏,当释放物质在动物中的生物学迁移比所假设的氧化物状态更容易时,应采用修正的Gg值。   b.该项数值是基于下述假设,即对某一食品的年摄入量总是取自同一来源或地区(即全部摄入物具有初始污染水平),当食品或消费形式显著不同时(如摄入量的一部分取自非污染源),表中所列数值应作适当修改。   c.推导该值时假设动物全年连续食用牧草,不食用储藏的饲料。   d.此值适用于牛,但也可假设适用于其它放牧动物(如绵羊、山羊等)。   e.此值适用于已准备好食用的水果和蔬菜。   f.该值适用于牛,对其它放牧动物(如绵羊、山羊等),此值将高出约达10倍。                   238   240   241   g.该值同样适用于钚的同位素,即   Pu,   Pu,   Pu。   表12给出了“新鲜”食品(即生产后很快被消费的食品)的Gg值,计算Gg时假设受照个体对某一给定食品和水的年摄入量为单次摄入,且急性排放的核素都是短时间内沉积于地面之上的,当食品的生产和消费完全不同于上述假设时,应对表中参数作适当修正。若沉积的持续时间较长(如1星期等),则所关心核素的Gg值将略为偏低。     表13 “储藏”食品中每单位峰值浓度相应的时间积分浓度Gg

---------------------------------------
           Gg(相应于新鲜牧草)        Gg(相应于食品)
          -1    -1               -1 -1
核  素〔Bq·a·Kg/Bq·Kg(新鲜牧草)〕     〔Bq.a.Kg/Bq.Kg〕
    -----------------------------------
        牛    奶   肉    类          其它任何食品
---------------------------------------
             -3       -4            -1
Sr-89  4.4×10   6.6×10        2.0×10
             -2       -3            -1
Sr-90  2.4×10   4.0×10        9.9×10
             -4       -4            -1
Zr-95  1.8×10   8.5×10        2.5×10
             -6       -4            -1
Ru-103 4.3×10   1.7×10        1.6×10
             -5       -3            -1

Ru-106 2.1×10   1.2×10        7.2×10
             -3       -3            -3
I-131  9.4×10   2.8×10        3.2×10
             -4       -5            -3
I-133  3.1×10   7.9×10        3.4×10
             -1       -1            -1
Cs-134 1.7×10   2.3×10        8.5×10
             -1       -1            -1
Cs-137 2.0×10   2.7×10        9.9×10
             -4       -5            -1
Ce-144 6.4×10   8.5×10        6.6×10
             -8       -6            0
Pu-239 4.3×10   2.3×10        1.0×10
             -6       -4            0
Am-241 4.3×10   2.3×10        1.0×10
             -8       -4            -1
Cm-242 3.6×10   1.9×10        8.6×10
             -6       -4            -1
Cm-244 4.2×10   2.3×10        9.8×10
--------------------------------------
  a.除了碘同位素外,假定核素以氧化物状态从大气向地面和植物表面沉积。对于大部分核素和食品,每单位峰值浓度的时间积分浓度对于释放核素的化学状态是不太灵敏的。当采用牧草中的浓度表示Gg时(表中左边两列数值),铜系元素同位素(尤其是钚)的Gg值将对所假设的化学状态将是灵敏的,当释放物质的化学状态在动物中的生物学迁移比所假设的氧化物状态更容易时,应采用修正后的Gg值。   b.这些值是基于下述假设计算的:产品一旦加工处理为储藏食品后,放射性损失的唯一机制是放射性的衰变。即Gg值可以由下述表达式计算:       la -λRt       -λ   Gg=∫o  e    dt=(1-e  )/-λ                   -1   式中λg 为核素的放射性衰变率(a  )(参阅表2)。   c.此值适用于牛,对于其它放牧动物(如绵羊、山羊等),该值约高达10倍。                    238   240   241   d.此值也适用于其它钚的同位素,即   Pu,   Pu,   Pu。   表13给出了“储藏”食品(即假设该食品在事故后生产或收割、贮存,并在其后的一年中均匀地被消费)的Gg值,计算Gg值时假设全年消费的各类食品都是在事故后生产和储藏的;且事故后这一年中所考虑的个体又一直在食用这种食品;只有放射性衰变才是食品中核素减少的唯一因素,实际上食品的生产、储藏和消费可能与此假设显著不同。因此,在应用Gg值时应注意实际情况与假设的符合程度。   B6 放射性核素在食品制备或加工中的损失因子f的定义为未经制备或加工的食品g与消费时刻(已经加工)的食品g中核素比活度之比,f值可因食品制备或加工方法的不同而异。对一般清洗法很难去污染的食品(如菠菜)或未经清洗就食用的食品(如苹果、梨和樱桃),可近似地取f值为1;对剥去外部叶子、削去果皮或经清洗能显著地除去污染的食品(如莴苣、卷心菜、桔子和香蕉等),f值可能大于100。因此,对于水果、蔬菜和谷物,应根据食品中核素因加工而损失的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f值,为慎重起见,可假设牛奶、奶制品、肉类、水和饮料的f值为1,对于消费形态下进行测量的水果、蔬菜和谷类产品,f值必须取为1。 附录C       有关参数的物理意义及量纲

---------------------------------------
符  号               物理意义及量纲
---------------------------------------
                           -1
Ag    食品在归一化时刻(tp )的比活度,Bq·Kg  。而tp 为食品污染的
     初始时刻或出现峰值浓度的时刻。
                        -1
Aw    饮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初始比活度,Bq·L  。
                3  -1
B    不同年龄组的呼吸率,m ·S  。
                           -3
CI    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时间积分浓度,Bq·S·m  。
                          -2
CL    地面沉积物中放射性核素的沉积水平,Bq·m  。
Cr    由空气吸收剂量率转换成年有效剂量当量的系数,可取

            -5    -1   -8    -1
     6.13×10  Sv·a  /10  Gy·h  。
-
Ci    第i类食品、水、空气中放射性核素的平均活度,
          -1  -1  -3
     Bq·Kg  (L  ,m  )。
D    距污染地面1米高处实测的地面沉积物γ外照射初始剂量当量
           -1
     率,Sv·S  。
Dinh   吸入单位活度核素所致的待积剂量当量,或吸入再悬浮物中单位
                        -1
     活度核素所致的待积剂量当量,Sv·Bq  。
                          -1
Ding   食入单位活度核素所致的剂量当量,Sv·Bq  。
Dr    地面沉积物中单位核素产生的全身(或有效)γ剂量当量率,
         -1     -2
     Sv·s  /Bq·m  。
                              3  -1
Di    第i类食品、水、空气的日食(吸)入量,Kg(L,m )d  。
                                     -3

Dβ   空气中单位时间积分浓度相应的皮肤β外照射剂量,Sv/Bq·S·m 。
Dsk   皮肤或衣服上核素的单位沉积量所相应的皮肤β外照射剂量,
            -2
     Sv/Bq·m  。
·  ·                        -8    -1
Dr1,Dr2分别为室外和室内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10  Gy·h  。
f    未经加工的食品g与消费时刻(已经加工)食品g中核素活度的
     比值,f≥1;对于蔬菜,水果等食品,f值差别很大,其值应视具
     体对象而定。
Gg    某给定食品g中核素比活度的年积分值与该食品g在归一化时刻
                      -1      -1
     (tp)比活度之比,Bq·a·Kg/Bq·Kg(用于3.2.3.3公式
     a,b);或表示某给定食品中g中核素比活度的年积分值与该核素在
                      -1      -1
     牧草中峰值浓度之比,Bq·a·Kg  /Bq·Kg  ,其值与动物性
     食品由生产到食入所间隔的时间有关,(用于3.2.3.3公式d)。
h50,T  摄入单位放射性核素对组织或器官(T)所致的待积剂量当量Sv·
       -1
     Bq  。
Hi    第i群体中个体全身或某一组织(或器官)的平均剂量当量,
     Sv;若该值指全身均匀照射的剂量当量H全身,则结果为S全身;
     若指某个组织或器官的待积剂量当量H50,T则结果为某个组织或
     器官的集体待积剂量当量S50,T。
HEi   第i群体中个体全身有效剂量当量,Sv;若该值指个体待积有
     效剂量当量H50,E,则结果为集体待积有效剂量当量S50,E,若指
     个体有效剂量当量负担HE,C ,则结果为集体有效剂量当量负担
     SE,C 。
                    -1
I    放射性核素的年摄入量,Bq·a  。
                  -1
Ig    食品g的年食入量,Kg·a  。
               -1
Iw    水的年摄入量,L·a  。
                           -1
K(t) 与时间t有关的沉积于地面核素的再悬浮因子,m  。
N(Hi )平均受照射剂量为Hi 那部分人数。
N(HEi)有效剂量当量为HEi的那部分人数。
SFβ  β射线的有效屏蔽因子。
SFγ  γ射线的有效屏蔽因子。
T    持续摄入水的时间,a。
                             -1
Vsk   放射性核素由大气烟羽向皮肤、衣服的沉积速度m·S  。
q1 、q2 室外和室内的居留因子,无实测值时,可分别取0.2和0.8。
WT    组织或器官(T)的权重因子。
                               -1
θ    为地表面单位初始剂量当量率的年积分剂量Sv/Sv·S  ,详见
     附录B表5的E列。
                      -1
λ    有效衰变常数(λ=λR +λW ),S  ;其中λR 为放射性核素的物理衰
         -1            -1
     变常数S  ;λW 为大气清除常数,S  。
τ    积分时间,S。一般取一周,目的在于估算这一时间内的预期剂
     量,以便与早期的剂量干预水平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