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节 总则
第一条 电力生产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和节约并重的原则,努力节约燃料和电
第二条 各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都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安全生产和省煤
第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制度,正确
第四条 为综合衡量省煤节电的效果,对电力网和火电厂考核供电煤耗率。发电
第二节 组织领导
第五条 各电力网和火电厂都要把省煤节电工作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大事来抓,负
第六条 各电力网局要认真抓好全网的经济运行。要按微增效率,有条件的要按
第七条 各火电厂应搞好安全生产,按电网统一安排的调度计划,以最合理的运
第八条 统计分析是指导电力网和火电厂经济运行、考核国家计划完成情况的重
第九条 各火电厂的热力试验组要配合运行、检修人员,搞好主辅设备的调整试
第十条 中心试验所应积极配合电厂搞好热力设备的试验,做好技术指导,培训
第三节 指标管理
第十一条 火电厂应根据年度计划及电网调度计划的要求,分别编制季、月计划
第十二条 火电厂除煤耗率、厂用电率指标外,至少还应统计、分析和考核以下
第十三条 仪表是运行人员的耳目,是经济分析活动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管理
第十四条 要认真做好燃料和灰渣的化验工作。对入炉煤和油化验的要求,见附
第四节 运行工作
第十五条 电力网全体运行人员要树立全局观点,认真执行调度命令。要严肃调
第十六条 运行人员应发扬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三老四严”(当老实人,
第十七条 要认真总结各班组、岗位先进操作经验,开展技术交流和评比竞赛活
第十八条 搞好辅机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努力提高风机和水泵效率,改进运行
第十九条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应力求灵敏可靠,运行正常,要努力提高全厂热工
第二十条 要努力争取火电燃料品种固定,做到长期定点,稳定供应。要千方百
第二十一条 热电厂要加强供热管理,要与热用户协作、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按
第二十二条 加强化学监督,搞好水处理的工作,防止锅炉汽机、凝汽器腐蚀、
第二十三条 注意点滴节约。要杜绝“长明灯”、“长流水”、“长跑汽”等浪
第五节 设备维修和试验
第二十四条 检修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和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设备的维修工
第二十五条 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努力保持设备的设计热效率。要消除七漏(
第二十六条 机炉大修前后都应做热效率试验,并进行工况分析,主机与重要辅
第六章 技术革新
第二十七条 技术革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力生产经济性的
第二十八条 在技术革新活动中,要实行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冷水塔、热力系统及主要辅机
第三十条 对技术革新卓有成效者,可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给以奖励。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省煤节电工作条例 失效

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省煤节电工作条例
(一九七九年九月二十七日电力工业部发布)

  第一条 电力生产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和节约并重的原则,努力节约燃料和电力,降低成本,增加积累提高电能质量,做到安全经济多发多供。
  第二条 各电力网和火力发电厂都要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以安全生产和省煤节电为重要内容的增产节约运动。要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省煤节电工作。要深入细致要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加强运行管理,不断提高运行技术水平,积极开展经济调度,做好准备维修和热力试验,开展技术革新,开展小指标竞赛,切实做好燃料管理工作,杜绝不应有的损失。
  第三条 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以精神鼓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奖励制度,正确调动广大职工节约燃料、电力的积极性。
  第四条 为综合衡量省煤节电的效果,对电力网和火电厂考核供电煤耗率。发电厂煤耗率和厂用电率作为参考指标(参照附录二)。
  第五条 各电力网和火电厂都要把省煤节电工作做为一项经常性的大事来抓,负责生产的局、厂长和总工程师要定期讨论和经常检查省煤节电工作。各电力网和火电厂都应设有专责人员负责省煤节电工作,各电力网调度所要有专人负责经济调度工作。要定期分析指标,研究存在问题,制订措施,交流技术情报,总结推广先进经验,以保证省煤节电计划的完成。
  第六条 各电力网局要认真抓好全网的经济运行。要按微增效率,有条件的要按微增长成本进行经济调度,合理分配各发电网综合煤耗和运行费用。各网局、省局应经常对所属各火电厂省煤节电工作进行督促检查。
  第七条 各火电厂应搞好安全生产,按电网统一安排的调度计划,以最合理的运行方式进行机组和辅机的经济调度;要通过检修和革新改造不断提高设备的经济性;要加强计划、定额管理和统计工作;协调各分场及时开展机组运行状况的安全经济分析活动,努力使全厂热效率和各项消耗指标达到设计水平。
  第八条 统计分析是指导电力网和火电厂经济运行、考核国家计划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必须做到全面、准确、及时。各火电厂应系统地积累、整理、统计分析运行资料,结合热效率试厂的发电(供热)负荷,合理调度水电和油电,尽量提高高温高压机组的发电比重,保证全网有最经济的运行方式,不断降低电验的结果和制造厂设计资料,按最合理的运行工况制订在各种运行条件下的运行小指标定额,做为运行人员操作的依据。还可根据实际运行资料的分析及试验结果,制订小指标和运行参数等的变化与全厂省煤节电关系的资料,供运行人员改进操作时参考。
  要按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建立经济指标管理网,开展群众性的运行指标分析活动。除专业人员必须经常分析外,一般厂部每月进行分析,车间、运行值每周进行分析,班组每日进行分析,岗位当班进行分析。要组织运行值之间、班组之间、机组之间进行经济指标的竞赛,及时分布指标完成情况,交流经验,共同提高。电网也要定期分析全网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时提出改进的措施。
  第九条 各火电厂的热力试验组要配合运行、检修人员,搞好主辅设备的调整试验和经济分析工作,更好地掌握设备特性,及时发现省煤节电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研究改进操作和改造设备的措施。
  第十条 中心试验所应积极配合电厂搞好热力设备的试验,做好技术指导,培训和情报交流工作,并负责新技术的攻关、鉴定和推广等工作。
  第十一条 火电厂应根据年度计划及电网调度计划的要求,分别编制季、月计划指标,并发动群众讨论,制订各项计划措施。指标应按月、按季考核、分析和总结完成的情况。
  第十二条 火电厂除煤耗率、厂用电率指标外,至少还应统计、分析和考核以下各项小指标、并把小指标层层落实到车间、值、班组和岗位。
  锅炉:效率、过热汽温、过热汽压、再热汽温、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或二氧化碳量)、排烟温度、飞灰(灰碴)可燃物,煤粉细度、制粉耗电率、风机耗电率、除灰耗电率、点火助燃用油(或天然气)量等。
  汽机:效率、汽耗率、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给水泵和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压加热器投入率、除氧合格率等。
  燃料:检车率、亏吨率、亏卡率、配煤合格率、输煤耗电率、掺矸率等。
  化学:酸耗、碱耗、润滑油耗、制水合格率、自来水率、补充水率、蒸汽品质合格率等。
  热工:仪表投入率、仪表准确率、热工自动装置投入率等。
  以上各项小指标,各厂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减。
  为了促进省煤节电工作全面开展,各火力发电厂对各机组计划大、小修间隔、全年检修停用时间、全年平均和最高速续运行时间(母管制系统的机炉分别统计)、非计划停机次数及停用时间、机组可调小时、全厂全年平均可调出力等指标也应停统计和分析,研究改进措施。
  各火力发电厂要把实际达到的供电煤耗率同设计热耗水平和历史最好供电煤耗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如设备和运行条件变化(新机组投入、在电网中改带尖峰负荷、燃料、冷却条件变化等)由主管局核定合理的供电煤耗水平代替历史最好水平。一部分小指标也要和历史最好水平或合理水平进行比较和分析。
  各电力网也要考核全网供电煤耗。各局还可规定一些参考指标(如高压机组可调小时、高压机组发电量比重、燃料的炼油比例等)。
  第十三条 仪表是运行人员的耳目,是经济分析活动的重要手段,必须加强管理。主要仪表应装设齐全,准确可靠。要不断提高仪表投入率和精确度,应定期进行仪表检验和经常维修,使精确度保持在合格范围之内。要下力量搞好燃料计量,燃煤量较大的、铁路运煤的电厂,应争取装设轨道衡。燃油系统必须装油量表或计量箱。
  第十四条 要认真做好燃料和灰渣的化验工作。对入炉煤和油化验的要求,见附录一《燃料管理办法》。对灰中可燃物分析、燃料分析、煤粉细度的化验要求,各厂可按有关规程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电力网全体运行人员要树立全局观点,认真执行调度命令。要严肃调度纪律,电厂要服从全网的经济调度,机组要服从全厂的经济调度,努力做到高效机组、烧煤机组多发电,并合理利用油电和水电,低谷时合理停用低效机组。
  电力网和火电厂均应制订经济调度方案,按等微增率或经济调度计算进行电、热负荷的合理分配。要合理推行机炉滑参数启停,做到运行经济、潮流合理。
  第十六条 运行人员应发扬对工作极端负责的精神和“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的作风。值班时应全神贯注,精心操作,做到“四勤”(勤检查,勤分析,勤联系,勤调整)、“四稳”(汽温稳定,汽压稳定,水位稳定,负荷调整稳定),保持电厂的热力系统在最佳工况下运行。
  值长及班组长负责协调各岗位的省煤节电工作,并组织全值、全班(组)经济分析活动。
  对运行工人,应加强培训,特别是新工人必须经过严格培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功,达到思想红、作风好、技术精。
  第十七条 要认真总结各班组、岗位先进操作经验,开展技术交流和评比竞赛活动,学先进,赶先进,不断缩小各项指标的差距,提高运行水平。
  第十八条 搞好辅机经济运行和经济调度。努力提高风机和水泵效率,改进运行方式,保持最有利的给水温度和汽机真空度,以不断降低辅机耗电率,在输煤、制粉、除灰系统出力有裕度的情况下,要通过试验进行间断运行,避开电网用电高峰。
  第十九条 热工自动调节装置应力求灵敏可靠,运行正常,要努力提高全厂热工自动调节装置的投入率。
  第二十条 要努力争取火电燃料品种固定,做到长期定点,稳定供应。要千方百计多烧煤少烧油,并采取措施节约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各火电厂都应根据《燃料管理办法》的规定,做好燃料的验收、计量、配用、贮存、保管、盘点等工作,做到燃料收支清楚,煤耗计算准确,减少损耗。
  第二十一条 热电厂要加强供热管理,要与热用户协作、采取积极措施。保证按设计(或协议)规定数量返回合格的供热回水,并努力增加回水量;要保持供汽(水)额定参数,减少供热损耗。要尽量避免通过减温减压器供热。
  第二十二条 加强化学监督,搞好水处理的工作,防止锅炉汽机、凝汽器腐蚀、结垢和积盐。减少各种汽水损失,合理降低排污率。要做好机、炉等热力设备的疏水、排污及起停时的排汽、放水的回收。发电厂汽水损失率(不包括排污以及供热与燃油用汽的不回收部分),逐步降到2%~3%以下。
  第二十三条 注意点滴节约。要杜绝“长明灯”、“长流水”、“长跑汽”等浪费现象。要严格控制非生产用汽。非生产用汽必须单独计量防止滥用,并注意回收凝结水。除生产必须外,严禁使用电炉。
  第二十四条 检修人员要以一丝不苟和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努力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确保设备安全经济运行。要经常开展技术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检修工艺水平,确保检修质量。
  第二十五条 要及时消除设备缺陷,努力保持设备的设计热效率。要消除七漏(漏汽、漏水、漏油、漏风、漏粉、漏煤、漏热),阀门及结合面的泄漏率应低于千分之三。要定期清洗锅炉受热面、汽机叶片、凝汽器、加热器、除氧器等,保持设备受热面清洁。
  要改进管路系统,降低汽、水、烟、风的管道阻力;要减少水泵和风机的富裕压头,努力提高风机、水泵效率,更换(改造)容量过大的电动机。
  要保持各种类型的回热设备完好,不断提高各种加热器的投入率。
  设备与管道保温应保持完整。
  要保持冷水塔(喷水池)各部结构完整,冷却效果良好。
  要建立试漏、堵漏制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锅炉漏风和汽轮机真空泄漏。
  锅炉检修后,漏风系数一般不应超过下述规定:
  炉膛                  0.10
  过热器、蛇形管省煤器(每级)      0.02
  管式空气预热器(每级)         0.05
  板式空气预热器(每级)         0.07
  再生式空气预热器            0.20
  每十米烟道               0.01
  除尘器(每级)             0.05
  制粉系统                0.20
  汽轮机检修后,真空系统漏真空速度每分种不超过3~5毫米汞柱。
  第二十六条 机炉大修前后都应做热效率试验,并进行工况分析,主机与重要辅机大修后应鉴定综合效率,综合效率可以通过计算或试验得出。五万千瓦及以上机组在进行及机组热力特性的重大改进项目前后,必须进行热力试验。各种分析、鉴定、试验的结果及发现的问题都应认真记入设备档案,以便下次检修时加以改进。
  第二十七条 技术革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途径,是提高电力生产经济性的重要途径,推广省煤节电的成熟经验,并不断创新。
  在节煤方面的技术革新活动,应以消灭锅炉排烟温度高、飞灰可燃物高、补充水率高、汽机汽耗高、凝汽器端差高、给水温度低、汽机真空低和锅炉漏风大等现象为重点,在节电方面应以降低给水泵、循环水泵、送、吸风机、排粉风机、磨煤机的用电单耗为重点。在节油方面应着重改进燃油喷嘴,减少锅炉点火用油和助燃用油。
  第二十八条 在技术革新活动中,要实行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的原则,要充分发挥技术人员和老工人的作风。要重视群众性的小改小革。对于较大的革新项目应慎重从事,应通过校核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然后确定方案,应力戒盲目大拆大换。凡涉及改变主要设备铭牌参数的改革,必须报主管局及部批准。
  第二十九条 锅炉、汽轮机、发电机、主变压器、冷水塔、热力系统及主要辅机革新改造前后,必须经过鉴定试验,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提高。
  第三十条 对技术革新卓有成效者,可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单位给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