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工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包括岛屿、海滩、水深五米的浅海
第三条 石油地震勘探是沿一定测线通过式作业,在测线每个观测点上通过时间
第四条 石油地震勘探按照实际损害程度由地震作业队给予受损害的个人或者单
第五条 地震作业队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开工前三十日内将本年度的石油地震勘
第六条 地震作业队的作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城市区、工矿区、居民点
第七条 当事人双方对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问题发生纠纷时,首先应当协商解
第二章 石油地震勘探作业损害补偿
第八条 石油地震勘探作业(以下简称地震作业)车辆沿测线通过农田,对粮食
第九条 地震作业车辆沿测线通过造成的农田地面设施损害,根据实际损害程度
第十条 地震作业对封冻期的青苗损害的补偿标准,按作业车辆实际碾压损害程
第十一条 地震作业对无封冻期的已耕待种地造成损害的,应按照作业车辆实际
第十二条 地震作业对牧区人工种植的草场造成损害的,应按照草场实际损害面
第十三条 地震作业对竹木造成损害的,应对实际损害株数逐株计算,进行补偿
第十四条 地震作业后的炮眼,应当由地震作业队负责回填。地震作业队不回填
第三章 地震作业地震波造成损害的补偿
第十五条 地震作业队井中放炮,对其地震作业地震波(以下简称地震波)造成
第十六条 在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内的地面设施,根据地震作业放炮后新造成
第十七条 对地震波损害补偿范围内的机井的损害补偿,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核实
第十八条 在海滩和浅海区进行地震作业,应当采用非炸药震源;在陆地进行地
第四章 不予补偿的范围
第十九条 地震作业队在没有种植农作物的荒岭、荒坡、荒地、荒漠,以及封冻
第二十条 地震作业队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闲置地,没有承包的沙滩、沙漠、河
第二十一条 地震作业队主管部门向地震作业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提交作业计划后
第五章 罚 则
第二十二条 地震作业队违反第六条规定,擅自在安全距离内放炮的,应当根据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轻重,由当地人民政府有
第二十四条 违反第四条规定,截留、回扣补偿费用的单位和个人,由监察部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其它行业和部门因地震勘探作业所造成的损害,可参照本规定进行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石油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令
(第1号)

  《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规定》已于1989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部长 黄毅诚
1989年10月17日

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规定

  第一条 为了做好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工作,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确保石油勘探工作的顺利进行,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陆地(包括岛屿、海滩、水深五米的浅海在内)石油地震勘探作业和作业地震波的损害补偿。
  第三条 石油地震勘探是沿一定测线通过式作业,在测线每个观测点上通过时间不超过四十八小时,在特殊情况下不超过九十六小时的,免于办理临时用地手续。
  第四条 石油地震勘探按照实际损害程度由地震作业队给予受损害的个人或者单位一次性补偿,补偿费用应当及时支付。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截留、回扣补偿费用,或者向地震作业队索要补偿费用之外的费用或者实物。
  第五条 地震作业队的主管部门,应当在开工前三十日内将本年度的石油地震勘探施工设计和作业计划向作业区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取得支持和帮助。县级人民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地震作业队作业前将作业区的地面、地下设施、农田作物等有关资料提供给地震作业队主管部门。
  第六条 地震作业队的作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城市区、工矿区、居民点、车站、码头、港口、铁路、军用基地、人防工程、大中型桥涵、水利工程、电力设施、输油输乞管线、国家测量标志、重点文物、通讯设施、广播设施的安全距离之外放炮。特殊情况下,如需在上述安全距离内放炮作业,地震作业队应当征得有关部门同意,采取安全措施后,方可施工。
  第七条 当事人双方对石油地震勘探损害补偿问题发生纠纷时,首先应当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提请当地县级人民政府及其指定的部门调解处理,对调解处理决定不服的,任何一方可接到处理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但在调解和诉讼期间,应当保证地震作业队正常作业。
  第八条 石油地震勘探作业(以下简称地震作业)车辆沿测线通过农田,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造成损害的,作物受害量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统计部门前三年上报国家产量的年平均数、实际损害面积和实际损害程度计算;作物补偿价格按国家规定的价格和当地市场价格的加权平均值计算,其加权平均值参照定购合同等因素,由双方协商确定。作业车辆损害农田面积以实际碾压宽度和长度计算。
  第九条 地震作业车辆沿测线通过造成的农田地面设施损害,根据实际损害程度,由双方协商,给予适当补偿。
  第十条 地震作业对封冻期的青苗损害的补偿标准,按作业车辆实际碾压损害程度确定,一般不超过对该地非封冻期作物损害补偿标准的百分之三十,但个别地方青苗碾压严重的,经当事人双方认定,可酌情提高补偿标准。封冻期的具体期限由当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一条 地震作业对无封冻期的已耕待种地造成损害的,应按照作业车辆实际碾压面积,参照当地劳务费用和机耕费用的标准补偿复耕费。
  第十二条 地震作业对牧区人工种植的草场造成损害的,应按照草场实际损害面积和亩产量,及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牧草收购价格,予以补偿。
  对已承包给个人或集体的天然草场造成损害的,应根据该天然草场的实际产草情况和损害程度,由当事人双方协商补偿办法。补偿费的标准,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地震作业对竹木造成损害的,应对实际损害株数逐株计算,进行补偿。竹木补偿标准由当地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被损竹木归原竹木所有者。
  第十四条 地震作业后的炮眼,应当由地震作业队负责回填。地震作业队不回填的,应按照当地省级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支付炮眼回填劳务费。
  第十五条 地震作业队井中放炮,对其地震作业地震波(以下简称地震波)造成损害的补偿范围规定如下:
  (一)对土坯结构和砖、土坯混合结构的房屋、窑洞、厂房、正常生产的砖窑,炸药量在一至三公斤 ,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为距炮点半径四十米以内 ;炸药量在四至六公斤,地震波损害的范围为距炮点半径五十米以内;炸药量在七至十公斤,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为距炮点半径七十米以内;炸药量在十一到十五公斤,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为距炮点半径八十米以内。
  (二)对混凝土结构的厂房建筑、机井、一般桥梁和水闸的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比照本条(一)项规定的范围缩小四分之一。
  第十六条 在地震波损害的补偿范围内的地面设施,根据地震作业放炮后新造成的损害的程度,参考原造价和使用年限计算补偿费用,予以补偿。
  第十七条 对地震波损害补偿范围内的机井的损害补偿,由当事人双方共同核实损害程度,并参照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的机井档案资料、造价、使用年限,计算补偿费用予以补偿。
  第十八条 在海滩和浅海区进行地震作业,应当采用非炸药震源;在陆地进行地震作业,应当尽量避开鱼塘或养殖场。
  必须在鱼塘或养殖场内及其附近地区进行地震作业的,炮眼井底至鱼塘或养殖场水底的深度不得小于五米,炸药量不得大于十公斤。
  因地震作业对鱼类和其它水产类造成损害的,应当根据实际损害情况给予一次性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国务院石油工业主管部门和农业主管部门另行规定。
  第十九条 地震作业队在没有种植农作物的荒岭、荒坡、荒地、荒漠,以及封冻期的无种植耕地、草原进行石油勘探地震作业的,不予补偿,但对作业区的耕地应当负责复垦,恢复利用。
  第二十条 地震作业队在国家和集体所有的闲置地,没有承包的沙滩、沙漠、河滩、湖滩、海滩、森林中的空地进行地震作业的,不予补偿。
  第二十一条 地震作业队主管部门向地震作业区所在地人民政府提交作业计划后,任何单位和个人故意在作业线上抢种作物、苗木和突击设置地面设施的,其在地震作业后受到损害的,地震作业队不予补偿。
  第二十二条 地震作业队违反第六条规定,擅自在安全距离内放炮的,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由有关部门对地震作业队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或民事责任;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三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单位和个人,视其情节轻重,由当地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责令其赔偿造成的损失;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扣押、损坏、偷盗地震作业队的设备和器材的;
  (二)采取挖路、放水、扣车、扣人、围攻及殴打地震作业人员、煽动群众起哄闹事、阻碍地震作业队正常施工作业的;
  (三)采用欺骗的方法,利用损害补偿敲诈勒索的。
  第二十四条 违反第四条规定,截留、回扣补偿费用的单位和个人,由监察部门责令其退回被截留、回扣的补偿费用,并可予以行政处罚。
  第二十五条 其它行业和部门因地震勘探作业所造成的损害,可参照本规定进行补偿。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国务院石油工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