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下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
(1993年3月8日 教督[1993]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委、教育厅(局):
为了实现党的十四大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基本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目标(以下简称“两基”),国家教委决定建立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制度。这项工作,从今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现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试行)、《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检查评估办法》(试行)和《
关于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三个文件印发给你们,请按文件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
关于《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试行),今年先试行一年。一年后再组织修订。
附件: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试行)
二、《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检查评估办法》(试行)
三、《
关于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
附件一: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评估验收办法(试行)
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国家教委决定建立对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章 评估、验收的范围和单位
第一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评估验收,由各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本办法负责组织。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二条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在现阶段包括实行小学五年、初中三年的八年制教育。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包括普通初中教育和初级职业技术教育。
第三条 九年义务教育,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评估验收时必须对以上两个阶段的教育全面进行考查。
第四条 评估验收的对象为: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实施义务教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五条 评估验收工作从1993年开始,每年进行一次。
第二章 评估项目及指标要求
第六条 本章所列项目和指标,均为现阶段评估验收要求。其中指标未量化的项目,由盛自治区、直辖市确定具体要求。
第七条 普及程度的指标要求
⒈初等教育阶段适龄儿童都能按时入学接受初等教育。初级中等教育阶段适龄少年,在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都能入学接受初级中等教育,其他地区县的入学率在95%以上。
⒉小学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在1%左右;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城市在2%以下,农村在3%以下。
⒊残疾儿童、少年,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县的大多数、其他地区县的多数都能入学接受教育。
⒋15周岁人口中的文盲率在1%左右。15周岁人口中初等教育完成率(一般应在98%左右),17周岁人口中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城市和经济、文化发达的县一般应在95%以上,其他地区县应在90%以上)。
第八条 师资水平的指标要求
⒈小学、初中教师都能达到任职要求,其中小学教师的绝大多数和初中教师大多数的学历符合规定要求。
⒉实施义务教育后补充的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均符合规定要求。
⒊小学和初中校长均经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第九条 办学条 件的指标要求
⒈小学、初中的设置符合
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要求。
⒉小学、初中的校舍分别达到省级制定的标准。校舍中的危房能及时消除。
⒊小学、初中的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劳动教育设施和音、体、美器材,分别达到省级规定的标准。
第十条 教育经费的指标要求
⒈财政对教育的拨款做到了“两个增长”。在教育支出总额中做到以财政拨款为主的要求。
⒉年生均经费和年生均公用经费开支均达到省级规定的标准。
⒊在城乡均按规定征收了教育费附加,并做到专款专用,使用合理。
⒋坚持集资办学、捐资助学,开展勤工俭学。多渠道筹措义务教育资金的各项政策落实。
第十一条 教育质量的指标要求
⒈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学生各科合格率。
⒉小学、初中毕业年级学生体育合格率。
⒊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的完成率。
⒋小学、初中各年级学生按行为规范要求的合格率。
第三章 评估、验收的程序
第十二条 各县(市、区)按省级确定的期限,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后,应先根据本办法确定的项目要求认真进行自查。在自查的基础上,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向省级政府提出评估验收申请报告。
第十三条 各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有关县(市、区)的申请,每年组织督导人员和财政、人事以及其他有关部门的人员按本办法的规定进行评估。凡全面达到各项指标要求的,即验收其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有关评估验收的报告应于每年7月底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各地级人民政府在评估验收中的职责,由盛自治区依情确定。
第十四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对各盛自治区、直辖市评估验收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组织抽查。
第四章 表彰办法
第十五条 凡经评估验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十六条 凡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的,经国家教育委员会抽查后,向全国发布每年度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名单,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七条 凡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在接受评估验收后,必须继续采取措施,巩固、提高实施义务教育的水平。如在验收后连续两年不能保持本办法规定的各项指标要求时,即由授予单位撤销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的称号(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
第十八条 各盛自治区、直辖市如对普及初等义务教育的县(市、区)进行评估验收,可参照本办法的有关规定自行组织进行。
第十九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二:
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检查评估办法(试行)
根据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 例》和国家教委试行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考核验收办法》,国家教委决定建立对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检查评估的制度。具体办法如下:
第一章 检查评估的范围和单位
第一条 县级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的检查验收,由各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依据有关文件和本办法负责组织实施。国家教育委员会负责对此项工作进行指导、监督、检查。
第二条 检查评估的对象为: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和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其他实施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级行政区划单位。
第二章 检查评估的指标要求
第三条 扫除青壮年文盲单位评估标准:
1、194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年满15周岁以上人口中的非文盲人数,在农村达到95%以上,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城镇达到98%以上;
2、普及了初等教育;
3、最近三年以来脱盲人员的巩固率达95%以上;
4、所辖的农村行政村、城镇的居民委员会及同级的企业、事业单位均应达到上述标准(有特殊困难的地方除外);
5、所辖的乡(镇)、行政村都建立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人口稀少的地方除外)。
第四条 办学条件的指标要求
1、县、乡建立了成人教育管理机构,按国家和省级规定配备了专兼职人员;
2、乡(镇)、村农民文化技术学校或教学点按规定配备了专兼职干部、教师,具备了基本的教学设施,有计划地对农民开展教育和培训;
3、认真落实了国务院和国家教委及盛自治区、直辖市有关扫盲和农民教育经费的规定。
第三章 检查评估程序
第五条 在自验达到上述指标要求的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向地区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申报,经审核同意后,再向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申报。
第六条 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每年组织有关部门参加的检查验收组,参照有关文件和本办法组织检查验收。凡全面达到各项指标要求的,即验收其为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有关检查验收的报告应于每年七月底前报国家教育委员会。
第七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每年对各盛自治区、直辖市检查验收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抽查。
第四章 表彰办法
第八条 凡经检查验收合格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由盛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授予“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称号,发给奖牌,并予以奖励。
第九条 国家教育委员会根据盛自治区、直辖市的报告,对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进行抽查评估后,向全国发布每年度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名单,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条 凡检查验收合格并受到表彰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区、市)必须采取措施,巩固扫盲成果,开展扫盲后继续教育。在复查评估时,对未能达到规定标准的单位,应由授予单位撤销其“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的称号(因不可抗拒的因素除外)。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三:
关于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评估验收工作的通知
现将1993年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评估验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应按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实施细则、国务院《扫除文盲工作条 例》和国家教委制订的评估验收办法,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县(市、区)评估验收的标准,认真进行自查和评估验收。
自查和评估验收工作,要严格以有关法律、规章和政策文件为依据,坚持标准,实事求是,切忌操之过急,注意把“两基”的自查和评估验收与推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有机地结合起来。要组织所有参加自查和评估验收的人员学习有关法规文件,统一认识,掌握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评估验收的报告连同自行制定的评估验收标准,于7月底前报送国家教育委员会。
二、国家教委将组织检查组分批对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验收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县(市、区)和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县(市、区)进行抽查。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时间和抽查的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两基”的自查和评估验收政策性强,技术要求很高,又是一项新的工作,请各地注意总结经验,研究问题,重要情况,请及时通报国家教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