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中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
第二条 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以下简称引进项目)的各级主管部门、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的管理范围包括  1.从国外购买的设备制造技术及
第四条 进口重要的测试仪器及样机可参照本实施细则进行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 引进项目的全过程(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谈判签约、出国考察
第二章 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
第六条 引进项目标准化审查的主要原则  1.引进项目的生产线(包括
第七条 引进项目标准化审查的主要依据及有关事项  1.国际标准、我
第八条 凡属本实施细则管理范围的引进项目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未经同级标
第九条 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应与整个项目的审查一起进行。即主管部门在组
第十条 为了做好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引进项目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将引
第三章 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标准化工作
第十一条 编写项目建议书时应考虑下列标准化内容  1.对产品的国内
第十二条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下列标准化内容  1.搜集与引
第四章 谈判、签约、考察和培训中的标准化工作
第十三条 参加对外谈判的人员,应熟悉标准化工作,并充分反映我国标准化要
第十四条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外商提供的标准资料  1.引进
第十五条 出国考察应包括考察国外标准情况,出国培训人员要了解和掌握与引
第五章 引进项目验收中的标准化工作
第十六条 引进项目的验收工作应有标准化管理部门参加。以检查外商提供的技
第十七条 项目引进单位对主要标准资料要尽快组织翻译整理、编目归档,或由
第十八条 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要求经鉴定后,引进单位应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九条 本细则如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时,应按上级规定执行。本细则由化学工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可参照本细则,并依据本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技术
转第
下载 打印
保留字段信息
保留本篇右侧的法宝联想
保留正文中的法宝联想
页面宽度(px):

页面宽度范围为200至2000

化工部关于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实施细则

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实施细则
(1987年12月16日 化工部)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中标准化工作的管理,根据国家计委、国家经委、国家科委、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国家标准局共同发布的《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管理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并结合化工部门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化学工业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以下简称引进项目)的各级主管部门、标准化管理部门和引进单位,均应遵照本细则,加强对引进项目的标准化管理。
  第三条 本实施细则的管理范围包括
  1.从国外购买的设备制造技术及成套或配套的工艺技术等技术软件。
  2.与国外企业合作设计、合资经营制造的产品。
  3.进口的成套设备、生产线及大型关键设备。
  4.为引进技术所需进口的单项设备。
  纯属向国外返销的产品和零星进口单项设备,不属于本实施细则管理范围。
  第四条 进口重要的测试仪器及样机可参照本实施细则进行标准化管理。
  第五条 引进项目的全过程(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谈判签约、出国考察、人员培训、项目实验、验收、消化吸收等)都应加强标准化工作。引进项目的主管部门和项目引进单位应指定专人负责引进项目全过程的标准化工作。
  第六条 引进项目标准化审查的主要原则
  1.引进项目的生产线(包括设备)及由其生产的产品要符合我国相应品种规格的发展方向。
  2.引进项目采用的标准要有利于改善我国标准体系,标准技术水平要先进合理,其水平不得低于国内现行标准。
  3.引进项目要有利于提高我国技术装备的配套能力,充分利用我国资源,并利于节约能源。
  第七条 引进项目标准化审查的主要依据及有关事项
  1.国际标准、我国国家标准和专业(部)标准是引进项目标准化审查的主要依据。
  引进技术的标准与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专业(部)标准协调一致的,应采用我国标准;若我国现行标准不能满足引进技术的要求或暂无相应标准时,可直接采用国际标准;如国际标准低于引进技术标准时,则应采用引进技术的标准。
  2.引进项目的计量单位应采用国际单位制,原则上不引进英制设备。在重大项目中如有英制问题时,应慎重研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并报请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3.引进项目所涉及的电流、电压、工业频率等级、仪器、仪表的输入、输出接口,环境条件以及有关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要求,必须符合我国有关的标准和规定。
  第八条 凡属本实施细则管理范围的引进项目必须进行标准化审查。未经同级标准化管理部门审查通过的项目,不予审批。
  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首先由项目引进单位组织本单位标准化人员或聘请熟悉标准化业务的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自查,提出标准化分析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之一,然后上报项目的主管部门审查。
  第九条 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应与整个项目的审查一起进行。即主管部门在组织项目审查时,应吸收熟悉标准化业务的工作人员参加。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实行分级管理。
  1.凡属化学工业部组织审批的项目,由项目审批部门会同部标准化管理部门聘请与引进项目有关的标准化专家或熟悉标准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标准化审查。
  2.凡属地方化工厅(局)、公司组织审批的项目,由地方主管部门会同地方同级标准化管理部门组织人员按本地区统一规定进行标准化审查。
  第十条 为了做好引进项目的标准化审查工作,引进项目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将引进项目的计划抄送同级标准化管理部门。
  第十一条 编写项目建议书时应考虑下列标准化内容
  1.对产品的国内外标准水平进行对经分析,要求产品的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2.计划部门在建议书阶段应对引进单位提出标准化要求,并会同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项目建议书阶段的标准化审查。
  第十二条 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应包括下列标准化内容
  1.搜集与引进项目有关的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及我国现行标准等标准资料和技术文件,并将引进技术的标准与这些标准分别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分析对比结论,为引进项目提供决策性依据。
  2.分析引进技术的标准与我国标准体系的差异情况,并提出引进技术标准的处理意见。
  3.提出与外商谈判时需外商提供的标准资料清单,并注明标准的时效性。除主要的标准如产品技术条件、规格系列、质量指标、试验方法(包括仪器)、包装、贮存、运输、验收标准及主要原材料标准以外,还应包括环保、安全、卫生标准、企业管理标准、工作标准以及有关的其它标准。
  4.提出标准方面存在问题和解决办法以及贯彻标准的措施意见。
  5.由引进单位或由其委托的单位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标准化审查报告(见附件)。
  6.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标准化审查由可行性研究评审单位会同标准化管理部门负责组织进行。
  第十三条 参加对外谈判的人员,应熟悉标准化工作,并充分反映我国标准化要求。对外谈判在必要时应有标准化人员参加。其谈判方案中的标准化内容如下。
  1.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标准化要求是洽谈和签约的主要依据。
  2.将要求外商提供与引进项目有关标准资料清单提交外商达成协议。
  3.要特别强调外商提供关键原材料标准,并协商解决原材料立足于国内以及我国国产原材料代用问题。
  4.要按国际单位制引进技术和设备。若有例外,要求外商对技术标准中出现非我国法定计量单位进行转换。
  第十四条 在签订合同时,必须明确规定外商提供的标准资料
  1.引进化工产品生产技术的项目,应包括产品质量标准、配方标准、工序质量控制标准及半成品质量标准、原材料标准、试验方法标准和检验规则标准,以及包装、贮存、运输和环保标准等。
  2.引进设备制造技术项目应包括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参数及检验方法标准,制造工艺标准,设备的原材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标准及易损件图纸,安装调试、验收标准等。引进设计技术项目时应有设计标准。
  3.进口设备项目应包括设备的主要技术指标、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设备及易损件清单、安装尺寸及总装图纸以及验收标准等。
  4.在谈判中已确定提供的其它标准、技术文件和标准化要求。
  第十五条 出国考察应包括考察国外标准情况,出国培训人员要了解和掌握与引进项目有关的企业标准,应积极搜集有关的标准资料。回国后的总结报告中,应包括标准化内容及标准的水平分析。
  第十六条 引进项目的验收工作应有标准化管理部门参加。以检查外商提供的技术标准及技术文件是否齐全配套。
  第十七条 项目引进单位对主要标准资料要尽快组织翻译整理、编目归档,或由引进单位委托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组织翻译。
  第十八条 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达到合同规定的标准要求经鉴定后,引进单位应尽快制订出整套相应的企业标准,其产品的质量指标不得低于引进技术的标准水平。
  第十九条 本细则如与上级规定相抵触时,应按上级规定执行。本细则由化学工业部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十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化工厅(局)、公司可参照本细则,并依据本地区要求制订相应的办法。
  第二十一条 本细则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标准化审查报告
  项目名称
  ──────────
  项目引进单位
  ────────
  主管部门
  ──────────
  编写说明
  1.引进项目与国际标准、我国标准对比分析表按《实施细则》中第十一、十二条有关规定填写。
  2.“对比分析结论”一栏,按《实施细则》第六、七、十一、十二条要求填写结论意见。
  3.“已收集到的标准明细表”一栏,应填写已收集到的主要有关的标准名称、标准号及发布机构。其中包括有关的我国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国内先进企业标准以及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等。
  4.“要求外商提供的标准资料清单”及“谈判和签约中标准化工作方案”两栏,应填写拟在谈判和签约过程中提出由外商提供的标准资料内容及其它标准化要求,以及为达到此目的而拟定的谈判方案。
  5.“项目审批部门意见”由可行性研究审批部门填写,“标准化管理部门意见”由同级标准化管理部门或其委托单位填写。
  6.标准化审查报告一式三份送审批部门,其中计划、规划、标准等管理部门各一份。
  
  引进项目名称                        
  引进项目内容                        
供方国别及厂商名称         外汇金额        
   引进单位          引进单位负责人      
 已
 收
 集
 到
 的
 标
 准
 明
 细
 表 






 要
 求
 外
 商
 提
 供
 的
 标
 准
 资
 料
 清
 单 







  
  标准对比分析和结论
  
        标准名称
标准分析项目        
拟引进项目标准
国际标准
我国标准
备注
  主要参数和质量指标                   
  原材料及能源标准                   
   电源及计量制度                    
  安全、卫生、环保
    及劳保标准  




  对比分析结论(先进
 性、适应性、经济性、
    可靠性)  

       引进单位标准化负责人签字

 谈
 判
 和
 签
 约
 中
 标
 准
 化
 工
 作
 方
 案 







 标
 准
 化
 管
 理
 部
 门
 意
 见
 





    审查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项
 目
 审
 批
 部
 门
 意
 见
 




    审查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